万念俱寂


   所有的欲望、打算都消失了。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àn niàn jù jì
成语注音 ㄨㄢˋ ㄋ一ㄢˋ ㄐㄨˋ ㄐ一ˋ
成语简拼 wnjj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萬念俱寂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所有的欲望、打算都消失了。


近义词




成语示例


他现在是万念俱寂,什么也不想了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王朔《浮出海面》:“脑子同时开着小差,胡思乱想,甚至万念俱寂,视一切于无睹。”


成语典故

一切欲望、打算都消失。《聊斋志异.白于玉》:“且求仙者必断绝情缘,使万念俱寂,仆病未能也。”又有【万虑皆灰】。(灰:消沉,破灭。)赵振《说败》:“自命为豪杰之士,当其始也,大皆激情风烈,愤气云涌,及其偶败,则万虑皆灰,畴昔之英风侠气,皆归于无何有之乡。”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惦记,常常想:惦~。怀~。~头(思想、想法)。悼~。~旧。~物。 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意~。杂~。信~。 说,读,诵读:~白(戏剧道白)。~叨。~经。~书。 “廿”的大写。 姓。

全,都:百废~兴。声色~厉。 一起;在一起:~乐部。君与~来。

静,没有声音:~静。~寞。孤~。~~。~灭。~默。~寥(寂静空旷)。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万』

《廣韻》《集韻》《韻會》𡘋同萬。  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又《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 《唐韻》無販切,音蔓。 《說文》蟲也。 《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又數名。 《易·乾象》萬國咸寧。 《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又舞名。 《詩·邶風》方將萬舞。 《疏》萬者,舞之總名。 《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 《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又州名。 《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又姓。 《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又《韻補》入銑韻。 《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 《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念』

《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𠀤音𦁇。 《爾雅·釋詁》思也。 《疏》常思也。 《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 《書·大禹謨》念兹在兹。  又《小爾雅》無念,念也。 《詩·大雅》無念爾祖。  又姓。西魏太守念賢。  又《轉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 《書·洪範》汝則念之。叶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从今。 《正譌》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丅。

『俱』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𠀤音拘。皆也。 《孟子》父母俱存。  又偕也,具也。 《莊子·天運篇》道可載而與之俱也。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乗車,兩馬,一豎子俱。  又姓。南凉將軍俱延,唐江州監軍俱文珍。

『寂』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前歷切,音籍。 《說文》無人聲也。本作𡧯。从宀尗聲。 《徐曰》此𡧯寞字。今文作寂。 《廣韻》靜也,安也。 《易·繫辭》无思也,无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尚書·序孔疏》道本沖寂。非有名言。  又《晉書·顧愷之傳》爲山隂令,晝日垂簾,門堦閴寂。  又或作𡧘。 《楚辭·遠遊》野𡧘漠其無人。 《集韻》亦作𧧌諔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