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捞针


   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ōng hǎi lāo zhēn
成语注音 ㄉㄨㄥ ㄏㄞˇ ㄌㄠ ㄓㄣ
成语简拼 dhl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東海撈針
成语英文 look for a needle in a bottle of hay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四德记·待主偿金》:“你真有幸,遇大德。若是侥幸贪夫,一似东海捞针,怎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 柯丹丘《荆钗记 误讣》:“儿,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


成语典故

犹言大海捞针。形容极难达到目的。元 柯丹邱《荆钗记.误讣》:“儿,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是东海捞针。”《群音类选.四德记.待主偿金》:“你真有幸,遇大德。若是侥幸贪夫,一似东海捞针,怎得?” 见“海底捞针”。元·柯丹丘《荆钗记·误讣》:“儿,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是~。”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 漫无目标地:~骂。~找。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 特指中国上海:~派。 姓。

从水或其它液体里面取东西:~取。打~。大海~针。 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一把。~好处。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线。 细长像针的东西:时~。 用针扎治病:~灸。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头。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海』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𠀤音醢。 《說文》天池也。以納百川者。 《釋名》海,晦也。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 《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又環九州爲四海。 《書·禹貢》四海會同。 《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又物產饒富爲陸海。 《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又天海,星名。 《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又州名。 《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爲薛郡,漢爲東海郡。後魏爲海州。  又《韻補》叶虎洧切,音喜。 《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又叶火五切,音虎。 《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經始綿綿,滂沱淮海。 《集韻》或作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