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称赞


   交口:众口一辞。异口同声地称赞。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āo kǒu chēng zàn
成语注音 ㄐ一ㄠ ㄎㄡˇ ㄔㄥ ㄗㄢˋ
成语正音 “称”,不能读作“chèn”、“chèng”。
成语简拼 jkcz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交口稱贊
成语英文 be held in public esteem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交口:众口一辞。异口同声地称赞。



反义词



成语示例


一年之后,附近几个村庄的牧童们没有一个有她吹的好,连大人们也交口称赞。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史 王利传》:“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


成语典故

见“交口称誉”。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剧组的人们不由得~道,成都真不愧是座文化古城。”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付托,付给:~活儿。~卷。~差。 相错,接合:~点。~界。~错。~相。~辉。~响乐。 互相来往联系:~流。~易。~涉。 与人相友好:~朋友。~契。 一齐,同时:~并。~作。风雨~加。 两性和合:性~。杂~。 同“跤”。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 破裂的地方:~子。

量轻重:~量(liáng )。 叫,叫做:自~。~呼。~帝。~臣。~兄道弟。 名号:名~。简~。~号。~谓。职~。 说:声~。~快。~病。~便。 赞扬:~道。~许。~颂。~赞。 举:~兵。~觞祝寿。

适合:~心。~职。相~。匀~。对~。

同“秤”。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交』

《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𠀤音郊。 《小爾雅》俱也。 《廣韻》共也,合也。 《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又友也。 《易·繫辭》上交不諂,下交不凟。 《禮·郊特牲》爲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又交交,鳥飛貌。 《詩·秦風》交交黃鳥。  又交加,參錯也。 《前漢·劉向傳》章交公車。  又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 《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 《蔡傳》南交,南方交趾地。  又衣領也。 《揚子·方言》衿謂之交。  又同蛟。 《前漢·高帝紀》則見交龍於上。 《史記》作蛟。  又同鵁。 《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卽鵁鶄。

『口』

《唐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厚切《正韻》苦厚切,𠀤𡨥上聲。 《說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 《易·頤卦》自求口食。 《書·大禹謨》唯口出好興戎。  又戸口。 《孟子》數口之家。 《前漢·宣帝紀》膠東相成勞來不怠,流民自占八萬餘口。  又《李陵傳》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單于爲兵,以備漢軍。  又姓。 《唐韻》今同州有之。 《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祿。  又古口,複姓。 《正字通》漢有古口引。  又壺口,山名。 《書·禹貢》冀州旣載壺口。  又谷口,地名。 《史記·范睢傳》北有甘泉谷口。 《註》九嵏山中西謂之谷口。  又列口,縣名。 《前漢·地理志》樂浪郡,列口縣。  又《史記·倉公傳》切其脉時,右口氣息。 《註》右手寸口也。脉經,從魚際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  又《韻補》苦動切,音孔。 《釋名》口,空也。空上聲。  又叶康杜切,音苦。 《詩·小雅》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 《前漢·溝洫志》且漑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宋玉·風賦》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下叶音戸。◎按唐韻正,口古音苦。引朱子韓文考異云:今建州人謂口爲苦,走爲祖。雖出俚俗,亦由音本相近,故與古暗合也。是直以爲口當讀作苦,非止叶音矣。  又叶恪侯切,音彄。 《梁法雲·三洲歌》三洲斷江口,水從窈窕河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