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旧唐书 于頔传》:“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旧时形容民愤之大,达于极点。《旧唐书.于崸( ㄉㄧˊ dí 涤)传》:“崸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主谓 人和神都很愤怒。形容民愤极大。语本《北齐书·高乾传》:“今社稷阽危,人神愤怨,破家报国,在此时也。”《三国演义》9回:“今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多用于描写愤恨悲痛。→人神共嫉 人怨神怒 民怨沸腾 ?人平不语。也作“人神同愤”。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仙。~怪。~主。~社。~农。~甫。~权。鬼使~差。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秘。~奇。~异。~话。~机妙算。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勇。~医。~通。~圣。~速。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凝~。~魂颠倒。 表情:~色。~采。~姿。~志。 精神:~清气爽。 姓。
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 一起,一齐:~鸣。~勉。~议。~处(chǔ)。 总计,合计:~计。总~。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共產党”的简称。
古同“恭”,恭敬。 古同“供”,供奉,供给。
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气~。~悱(郁闷)。~慨。~怒。~然。悲~。激~。~恚。公~。义~填膺。~世嫉俗。
《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𠀤音仁。 《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 《書·呂𠛬》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 《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 《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 《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 《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神』《唐韻》食鄰切《集韻》《韻會》乗人切,𠀤音晨。 《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 《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又《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又神明。 《書·大禹謨》乃聖乃神。 《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 《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 《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 《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又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又諡法。 《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又姓。漢騎都尉神矅。 又升人切,音伸。 《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 《註》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又叶時連切,音禪。 《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 《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 《註》神,叶時連切。濱,叶𤰞眠切。○按:顧炎武《金石文字記》曰神,古𥓓多作𥛠,下从旦。《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鄭康成云:旦當爲神,篆字之譌。《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共』《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用切,蛩去聲。 《說文》同也。从廿卄。 《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 《玉篇》同也,衆也。 《廣韻》皆也。 《增韻》合也,公也。 《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 《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 又《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𠀤音恭。 《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 《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 又姓。 《氏族略》以國爲氏。 又地名。 《詩·大雅》侵阮徂共。 《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 又《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𠀤恭上聲。 《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 《註》應劭曰:垂,臣名也。爲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 又向也。 《論語》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又姓。 《前漢·匈奴傳》太守共友。 《註》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 又《集韻》《正韻》𠀤居用切,恭去聲。 《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 《前漢·成帝紀》無共張繇役之勞。 《註》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 又《律歷志》共養三德爲善。◎按,共給,共養,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 又《正韻》忌遇切,音具。 《周禮·天官·內饔》掌共羞修𠛬膴胖骨鱐,以待共膳。 《註》掌共,共當爲具。 又《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 《字彙》本作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