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蠡测海


   以:用;蠡:贝壳;利用贝壳当瓢;测:量。用贝壳来量海水。比喻观察或了解得很狭窄、片面;也比喻知识浅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ǐ lǐ cè hǎi
成语注音 一ˇ ㄌ一ˇ ㄘㄜˋ ㄏㄞˇ
成语正音 “蠡”,不能读作“yuán”、“lǐ”。
成语简拼 ylch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以蠡測海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以:用;蠡:贝壳;利用贝壳当瓢;测:量。用贝壳来量海水。比喻观察或了解得很狭窄、片面;也比喻知识浅薄。




成语示例


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在有限的篇幅里概述二十世纪文学理论,难免像一位古代哲学家提到过的愚人,想用一块砖做样品兜售房屋,要别人由这一块砖见出楼台庭院的全貌,还是以蠡测海。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汉 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成语典故

源见“管窥蠡测”。谓以瓢量海水。比喻以浅陋之见揣度事物。《三国志.王脩传》“百姓称之”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 鱼豢《魏略》:“孤之精诚,足以达君,君之察孤,足以不疑。但恐傍人浅见,以蠡测海,为蛇画足,将言前后百选,辄不用之,而使此君沉滞冶官。” 偏正 蠡,贝壳做的瓢。用瓢来量海水。比喻见识浅薄。清·王韬《变法自强》下:“彼言者,直坐井观天,~耳!”△贬义。用于认识事物方面。→以管窥天 坐井观天 ?见多识广 博闻多识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古同“已”,已经。 太,甚:不~急乎? 及,连及:富~其邻。

虫蛀木,引申为器物经久磨损要断的样子。

利用仪器来度量:~绘。~量。~控。~算。观~。 检定,检验:~试。~验。 料想:推~。 清:“漆欲~,丝欲沈”。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 漫无目标地:~骂。~找。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 特指中国上海:~派。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以』

《韻會》《正韻》𠀤養里切,怡上聲。爲也。 《論語》視其所以。  又因也。 《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 《註》以魯故也。 《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又用也。 《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 《易·師卦》能以衆正。  又《詩·周頌》侯彊侯以。 《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又同已。 《孟子》無以,則王乎。  又古以與聲相通。 《禮·燕禮》君曰:以我安。 《註》猶與也。 《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 《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註》韓文與多作以。  又《集韻》與似同。 《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蠡』

《唐韻》盧啓切《集韻》里弟切,𠀤音禮。 《說文》蟲齧木中也。  又彭蠡,澤名。 《書·禹貢》東匯澤爲彭蠡。 《註》彭蠡,在揚州之西界。  又鄰知切,音離。 《史記·匈奴傳》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  又《韻會》憐題切,音黎。瓠瓢也。 《前漢·東方朔傳》以蠡測海。  又《唐韻古音》落戈切,音騾。義同。  又《玉篇》蠡蠡,行列貌。 《劉向·九歎》登長陵而四望兮,覽芷圃之蠡蠡。  又山名。 《揚雄·長楊賦》燒熐蠡。 《註》熐蠡,山名。  又人名。 《晉書·姚弘載記》姚墨蠡。 《宋書·桂陽王休範傳》杜墨蠡。  又與螺通。 《類篇》蚌屬。聖人法蠡蚌,而閉戸見文子。  又《集韻》魯果切,音裸。瘯蠡,皮肥。一曰疥病。 《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又《集韻》力至切,音利。蟲名。  又郞計切,音麗。 《揚子·方言》參、蠡,分也。 《郭註》謂分割也。齊曰參,楚曰蠡。 亦作䗍。

『海』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𠀤音醢。 《說文》天池也。以納百川者。 《釋名》海,晦也。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 《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又環九州爲四海。 《書·禹貢》四海會同。 《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又物產饒富爲陸海。 《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又天海,星名。 《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又州名。 《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爲薛郡,漢爲東海郡。後魏爲海州。  又《韻補》叶虎洧切,音喜。 《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又叶火五切,音虎。 《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經始綿綿,滂沱淮海。 《集韻》或作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