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万一


   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万一:可能性极小的意外变化。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ǐ fáng wàn yī
成语注音 一ˇ ㄈㄤˊ ㄨㄢˋ 一
成语正音 “防”,不能读作“fǎn”。
成语简拼 yfwy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以防萬一
成语英文 just in case(be ready for any eventualities be prepared for all contingencies)
成语俄文 на всякй пожарный случай(на всякий случай)
成语日文 万一に備(そな)える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万一:可能性极小的意外变化。




成语示例


我们要提高警惕,以防万一敌人来偷袭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冯德英《迎春花》第14章:“他就又采取以防万一的想法,心想,反正是自愿的事,何必去做?”


成语典故

罗广斌《挺进报》:“许晓轩他们就学写陈然的仿宋字体,以防万一。”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 古同“已”,已经。 太,甚:不~急乎? 及,连及:富~其邻。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止。~备。预~。~范(防备,戒备)。~患未然。~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 守卫:~守。边~。海~。 堤坝:~堤。“以~止水”。 抵得,相当:百夫之~(抵得上百人的人)。

〔~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同:~样。颜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乃;竞:~至于此。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或者:~胜~负。 初次:~见如故。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以』

《韻會》《正韻》𠀤養里切,怡上聲。爲也。 《論語》視其所以。  又因也。 《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 《註》以魯故也。 《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又用也。 《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 《易·師卦》能以衆正。  又《詩·周頌》侯彊侯以。 《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又同已。 《孟子》無以,則王乎。  又古以與聲相通。 《禮·燕禮》君曰:以我安。 《註》猶與也。 《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 《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 《註》韓文與多作以。  又《集韻》與似同。 《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扶方切,音房。 《說文》隄也。 《玉篇》鄣也。 《廣韻》防禦也。 《爾雅·釋地》墳,大防。 《疏》墳謂崖岸,狀如墳墓,名大防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凡溝必因水埶,防必因地埶。 《左傳·襄二十五年》町原防。 《註》防,隄也。 《穀梁傳·昭八年》艾蘭以爲防。 《註》防爲田之大限。 《孟子》無曲防。 《戰國策》有長城鉅防,足以爲塞。  又《玉篇》備也。 《易·旣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又《玉篇》禁也。 《禮·檀弓》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供,又敢與知防。 《註》防,禁放溢也。  又《爾雅·釋宮》容謂之防。 《註》形如今牀頭小曲屛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 《顏延之·答鄭尚書詩》踟躕淸防密。 《註》淸防,屛風也。  又𨻰邑名。 《詩·𨻰風》防有鵲巢。 《傳》防,邑也。  又魯地名。 《春秋·隱九年》冬,公會齊侯于防。 《註》防,魯地,在琅琊縣東南。  又《隱十年》取防。 《註》高平昌邑縣西南有西防城。  又防風氏,國名。 《魯語》禹致羣神于會稽之山,防風氏后至。  又姓。 《正字通》漢有孝子防廣,明防盛。  又與房同。 《史記·項羽紀》封楊武爲吳防侯。 《前漢·地理志》作吳房,屬汝南郡。 《註》孟康曰:本房子國。  又《武帝紀》有芝生殿防內中。  又《溝洫志》宣防塞兮萬福來。  又《說文》或作𨹛。 《玉篇》或作坊。 《禮·坊記》大爲之坊,民猶踰之。 《註》坊,同防。  又《集韻》分房切,音方。 《詩·秦風》維此仲行,百夫之防。 《傳》防,比也。 《箋》猶當也。 《釋文》毛音方,鄭音房。  又《集韻》通作方。 《前漢·功臣表》汁防肅侯雍齒。 《史記》作什方。  又《廣韻》符况切《集韻》《韻會》符訪切,𠀤坊去聲。 《廣韻》守禦也。 《春秋序》聖人包周身之防。 《釋文》防,扶放切,又音房。  又《集韻》隄也。亦同坊。

『万』

《廣韻》《集韻》《韻會》𡘋同萬。  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又《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 《唐韻》無販切,音蔓。 《說文》蟲也。 《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又數名。 《易·乾象》萬國咸寧。 《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又舞名。 《詩·邶風》方將萬舞。 《疏》萬者,舞之總名。 《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 《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又州名。 《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又姓。 《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又《韻補》入銑韻。 《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 《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一』

《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𠀤漪入聲。 《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 《易·繫辭》天一地二。 《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又《廣韻》同也。 《禮·樂記》禮樂𠛬政,其極一也。 《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又少也。 《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 《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又《增韻》純也。 《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 《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又均也。 《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又誠也。 《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又正一。 《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又一一。 《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韓愈詩》一一欲誰憐。 《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又《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又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又三一。 《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 《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又尺一,詔版也。 《後漢·𨻰蕃傳》尺一選舉。 《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又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又姓,明一炫宗。  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又一二三作壹貳叄。 《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史記·禮書》總一海內。 《前漢·霍光傳》作總壹。 《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又《韻補》叶於利切,音懿。 《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又叶弦雞切,音兮。 《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