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相关


   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ū qī xiāng guān
成语注音 ㄒ一ㄡ ㄑ一 ㄒ一ㄤ ㄍㄨㄢ
成语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g”。
成语简拼 xqxg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休戚相關
成语英文 mutually affected
成语法文 partager la bonne ou la mauvaise fortune(partager le destin)
成语俄文 делить радость и горе(жить общими интересами)
成语日文 喜び悲しみを共(とも)にする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




成语示例


岂可委之荒野,任凭暴露,全无一点休戚相关之意。(元 石君宝《曲江池》第四折)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陈亮《送陈给事去国启》:“眷此设心,无非体国;然用舍之际,休戚相关。”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淖公周子,又叫姬周,年轻的时候曾因受到族人晋厉公的排挤,不能留在国内,而客居到周地洛阳,在周朝世卿襄公手下做事,周王的大夫单襄公很器重他,把他请到自己家里,就像对待贵宾一样地招待他。周子虽然年纪轻轻,却表现得十分老成持重。他站立的时候稳稳当当,毫无轻浮的举动;看书的时候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听人讲话的时候恭恭敬敬,很有礼貌;自己说话时总是忘不了忠孝仁义;待人接物时总是十分友善、和睦;他自己虽然身在周地,可是听说自己的祖国晋国有什么灾难时就忧心忡忡;听说到晋国有什么喜庆的事情时就非常高兴。所有这些表现,单襄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认为他将来一定大有前途,很有希望回到晋国去做个好国君。因此,单襄公对周子更加关心、爱护。不久,晋国国内果然发生了内乱,原来一直害怕失去权力而排挤王室公子的晋厉公被杀死了。于是,晋国大夫就派人到洛阳来,把周子接了回去,让他做了晋国的国君。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歇息:~整。~假。~闲。离~。 停止:~业。 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 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妻。 不要:~想。~提。 吉庆,美善,福禄:~咎(吉凶)。 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归~。 辞去官职:~官。

通“煦”,温和,温暖。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外~。~族。~友。 忧愁,悲哀:~然。凄~。哀~。休~。 古代兵器,像斧。 姓。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 姓。

容貌,样子:~貌。照~。凶~。可怜~。 物体的外观:月~。金~。 察看,判断:~面。~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宰~。首~。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休』

《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𠀤朽平聲。美善也,慶也。 《書·太甲》實萬世無疆之休。  又《周官》作德心逸日休。 《詩·商頌》何天之休。  又宥也。 《書·呂𠛬》雖休勿休。 《註》宥之也。我雖以爲宥,爾惟勿宥。  又《爾雅·釋訓》休休,儉也。 《疏》良士顧禮節之儉也。 《詩·唐風》良士休休。  又休沐,言休假也。一曰下沐,一曰旬休。唐法,旬休者一月三旬,遇旬則休沐,卽十日一洗沐也。  又致仕曰休。  又休息。 《禮·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則百工休。  又《揚子·方言》稱傀儡戲曰休,亦曰提休。  又地名。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見《史記·年表》。  又《爾雅·釋木》休,無實李。 《註》一名趙李。  又蚤休,藥名。  又姓。  又休休,人名。見《五代史》。  又《集韻》吁句切,音煦。氣以溫之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角之,本蹙於𠜶,而休於氣。  又同咻。 《左傳·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 《註》燠休,痛念聲。  又叶虚嬌切,音囂。 《陸雲·贈鄭曼季詩》拊翼墜夕,和鳴興朝。我之思之,言懷其休。  又叶匈于切,音虛。 《吳志·胡綜黃龍大牙賦》含契河洛,動與道俱。天贊人和,僉曰惟休。 《說文》休在木部,人依木則休。《爾雅》庇䕃曰休,會止木庇息意。◎按今《爾雅·釋言》本作庇庥䕃也。

『戚』

《廣韻》《集韻》《韻會》𠀤倉歷切,音磩。 《正字通》戉類。 《六書精薀》戉之白者,爲之錫劑,以文之不專用武也。 《司馬法》殷執白戚。 《詩·大雅》干戈戚揚。 《註》戚,斧也。 《釋名》戚,慼也。斧以斬斷,見者慼懼也。  又親也。 《詩·大雅》戚戚兄弟。 《傳》戚戚,內相親也。正義曰:戚戚,猶親親也。  又哀也。 《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 《註》哀戚也。  又憂也。 《論語》小人長戚戚。 《註》戚戚,憂貌。  又惱也。 《書·金滕》未可以戚我先王。 《蔡註》戚,憂惱之意。  又憤也。 《禮·檀弓》慍斯戚。 《註》戚,憤恚也。  又醜疾人曰戚施。 《詩·邶風》得此戚施。 《箋》戚施,面柔下人以色,不能仰者也。  又《小爾雅》戚,近也。  又地名。 《春秋·文元年》公孫敖會晉侯于戚。 《註》戚,衞邑。  又姓。漢有臨轅侯戚緦。  又《集韻》《韻會》𠀤趨玉切。同促。 《周禮·冬官考工記》不微至,無以爲戚速也。  又《集韻》《韻會》𠀤昨木切,音族。縣名。在東海。  又《韻補》叶子六切,音蹙。 《詩·小雅》歲聿云暮,采蕭穫菽。心之憂矣,自貽伊戚。

『相』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𠀤音襄。 《說文》省視也。  又《廣韻》共也。 《正韻》交相也。 《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 《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  又質也。 《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又相思,木名。 《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 《註》大樹也。東冶有之。  又《唐韻》《正韻》𠀤息亮切,襄去聲。 《爾雅·釋詁》視也。 《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又《集韻》助也。 《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 《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又《爾雅·釋詁》導也。  又勴也。 《註》謂贊勉。 《疏》鄉飲酒云: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又《增韻》𢷤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朝觀會同,則爲上相。 《註》相,詔王禮也。出接賔曰𢷤,入詔禮曰相。相者,五人卿爲上𢷤。  又《廣韻》扶也。 《禮·禮器》樂有相步。 《註》扶工也。  又《小爾雅》治也。 《左傳·昭九年》𨻰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 《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又選擇也。 《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 《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又送杵聲。 《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 《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又相術。 《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又月名。 《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又官名。 《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 《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 《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又計相。 《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 《註》專主計籍。  又內相。 《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又家相。 《禮·曲禮》士不名家相。 《註》主知家務者。  又《周禮·春官》有馮相氏。 《夏官》有方相氏。  又樂器。 《禮·樂記》治亂以相。 《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又星名。 《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斗南。  又江神,名奇相。見《博雅》。  又太史𠋫部有相風竿。 《傅休奕相風賦》表以靈鳥,鎭以金虎。以𠋫祥風,以占吉凶。 《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又藥名。 《本草綱目》𤰞相,麻黃別名。相鳥,馬蘭別名。  又地名。 《商書序》河稟甲居相。 《註》在河北。令魏郡有相縣。  又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又姓。 《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 《後秦》相雲。 《北齊》相願。  又相里,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又《字彙補》音禳。 《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 《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又叶思必切,音悉。 《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陸游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 《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从目从木。 《正字通》相,俗作𥄢,轉注。相,思將切,省視也。𥄢,莫卜切,目不明也。分相𥄢爲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