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迢递


   关:关隘;迢递:遥远的样子。指路途遥远。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guān shān tiáo dì
成语注音 ㄍㄨㄢ ㄕㄢ ㄊ一ㄠˊ ㄉ一ˋ
成语简拼 gstd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關山迢遞
成语英文 remote passes and mountains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关:关隘;迢递:遥远的样子。指路途遥远。


反义词



成语示例


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八出:“贤弟!无限别情,不胜凄怆,关山迢递,后会难期。”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王世桢《鸣凤记》第八出:“贤弟!无限别情,不胜凄怆,关山迢递,后会难期。”


成语典故

关山:关隘与山岭。迢递:也作“迢遰”,形容遥远。指两地阻隔,路途遥远。《元曲选外编.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奈关山迢递,途路跋涉,恨不能一面之会。”《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只是关山迢递,怎得寄个信去?” 主谓 迢递,遥远的样子。形容两地阻隔,路途遥远。元·无名氏《黄鹤楼》3折:“奈~,途路跋涉,恨不能一面之会。”※迢,不读作zhāo。△用于描写行路难。→关山难越 关山阻隔 ?迫在咫尺近在眉睫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姓。

远,高远的样子:~远。~递。千里~~。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山』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𠀤與刪音同。 《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 《徐曰》象山峰𠀤起之形。 《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 《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 《書·禹貢》奠高山大川。 《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 《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又連山,古易名。 《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 《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又姓。古烈山氏之後。  又公山,複姓。  又《集韻》《韻會》𠀤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又《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又叶疏臻切,音甡。 《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 《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𠀤互見。

『迢』

《唐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𠀤音條。 《說文》迢遰也。 《正字通》遠不相通也。  又《集韻》迢迢,高貌。

『递』

《正字通》俗遞字。 《廣韻》徒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待禮切,𠀤音悌。 《說文》更易也。 《廣韻》遞,代也。 《正韻》更迭也。 《爾雅·釋詁》遞,迭也。 《註》更迭,閒厠相代之義也。 《前漢·郊祀歌》四興遞代八風生。  又《正韻》迢遞,遠也。  又《增韻》傳遞,驛遞也。  又遞鐘,琴名。 《前漢·王褒傳》伯牙操遞鐘。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𠀤音第。義同。  又當蓋切,音帶。繞也。 《前漢·王莽傳》絳侯依諸將之遞,據相扶之勢。 《註》言諸將同心,圍繞扶翼也。  又叶徒結切,音迭。 《王儉褚淵碑銘》德猷靡嗣,儀型長遞。怊悵餘𡽪,鏘洋遺烈。 《註》長遞,猶言長往不返。亦迢遞之意。 《集韻》或作递。俗作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