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霞帔


   凤冠:古代后妃所戴的装饰着彩制凤凰的帽子;帔: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类似披肩。饰有彩制凤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èng guān xiá pèi
成语注音 ㄈㄥˋ ㄍㄨㄢ ㄒ一ㄚˊ ㄆㄟˋ
成语正音 “冠”,不能读作“guàn”;“帔”,不能读作“pī”。
成语简拼 fgxp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鳳冠霞帔
成语英文 a chaplet and official robe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凤冠:古代后妃所戴的装饰着彩制凤凰的帽子;帔: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类似披肩。饰有彩制凤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




成语示例


择了吉日迎娶,一般的鼓乐彩舆,凤冠霞帔,花烛拜堂,成了好事。(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八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戴凤冠霞帔的夫人,是好锁的?待我来。”


成语典故

帔:披肩,古代妇女披在肩背上的服饰。饰有彩制凤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指古代贵族和受朝庭封诰的官宦之家的成年妇女的装束。《元曲选.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阿哟,我戴凤冠霞帔的夫人,是好锁的?待我来!”《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花烛之下,乌纱绛袍,凤冠霞帔,好不气象。”《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将来从一个贵人,还要带凤冠霞帔,有太太之分哩。” 并列 凤冠,古代贵族妇女戴的礼冠,上绣凤凰。霞帔,古代妇女的服饰。古代公主、后妃的礼服。后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或用作富贵人家女子出嫁时的吉服。元·孟汉卿《魔合罗》4折:“我与你曲湾湾画翠眉,宽绰绰穿绛衣,明晃晃~,庄严的你这样何为?”△多用于女子服饰方面。→珠光宝气 ?鹑衣百结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军。 姓。

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云层因受日光斜射而呈现的光彩:朝(zhāo )~。晚~。彩~。云~。~帔。~光。

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凤冠霞~。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冠』

《唐韻》《集韻》《韻會》古丸切《正韻》沽歡切,𠀤音官。 《說文》絭也,所以絭髮。从冖,元。冠有法制,故从寸。 《徐曰》取其在首,故从元。古亦謂冠爲元服。 《白虎通》冠者,卷也。卷持其髮也。 《釋名》冠,貫也,所以貫韜髮也。 《後漢·輿服志》上古穴居野處,衣毛冒皮。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𩑞胡,遂制冠冕纓緌。  又姓。 《風俗通》古者鶡冠子之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玩切,官去聲。 《禮·曲禮》二十曰弱冠。 《冠儀》冠者,禮之始也。故聖王重冠。 《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 《韻會》男子二十加冠曰冠。  又爲衆之首曰冠。 《前漢·魏相丙吉傳贊》高祖開基,蕭曹爲冠。 《史記·灌夫傳》夫名冠三軍。  又姓。 《韻會》列仙傳有仙人冠先。  又叶俱倫切,音麇。 《張紘枕箴》瓌材允麗,惟淑惟珍。安安文枕,式彼弁冠。  又《韻補》叶居員切,眷平聲。 《劉歆·孟母贊》子學不進,斷機示焉。子遂成德,爲當世冠。  又叶扃縣切,音睊。 《蘇轍·燕山詩》丹子號無策,亦數游俠冠。玉帛非足云:女子罹蹈踐。

『霞』

《唐韻》胡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𠀤音霞。 《說文》赤雲氣也。从雨叚聲。 《玉篇》東方赤。 《廣韻》赤氣騰爲雲。 《集韻》雲日氣相薄。 《增韻》日旁彤雲。通作赮。  又《字彙補》漢複姓有霞露氏。  又與遐通。 《楚辭·遠遊》載營魄而登霞。 《朱註》古與遐借用。  又《增韻》通作蝦。 《吳越春秋·烏鳶歌》啄霞矯翮兮雲閒。 《字彙補》霞卽蝦也。  又叶音胡。 《楚辭·遠遊》餐六氣而飮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淸澄兮,精氣入而麤穢除。  又叶音何。 《曹植·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綠波。

『帔』

《唐韻》《集韻》《韻會》𠀤披義切,音被。 《說文》弘農謂帬帔也。 《揚子·方言》帬,𨻰魏之閒謂之帔。 《廣雅》帬也。  又《玉篇》在肩背也。 《釋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 《正字通》褙子也。省作背,以其覆肩背也。 《南史·任昉傳》昉子西華,冬月著葛帔練裠。  又《廣韻》敷羈切《集韻》攀糜切,𠀤音披。義同。  又《類篇》班縻切,音悲。同襬。關東人呼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