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凤凰于飞”。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凰于蜚,和鸣锵锵。’”
见“凤凰于飞”。《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和鸣锵锵。’”
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帝。~后。~宫。~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权。 大:~~巨著。冠冕堂~。 对先代的敬称:~考(对亡父的尊称)。 古同“遑”,闲遐。 古同“惶”,恐惧。 姓。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姓。
同“飞”,指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现“流言飞语”常写作“流言蜚语”。
〔~蠊〕即蟑螂。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光切,音黃。 《說文》大也。 《風俗通》天也。 《爾雅·釋天疏》尊而君之,則稱皇天。 《書·大禹謨》皇天眷命。 又《湯誥》惟皇上帝。 《傳》皇,大。上帝,天也。 又三皇,伏犧,神農,黃帝是也。 《尚書·序疏》稱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 《風俗通》三皇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 又有天下者之通稱。 《爾雅·釋詁》君也。 《白虎通》號也。號之爲皇者,煌煌人莫違也。 《書·呂𠛬》皇帝淸問下民。 《詩·大雅》皇王維辟。 《春秋·繁露》德侔天地者稱皇帝。 《蔡邕·獨斷》皇帝,至尊之稱也。上古天子庖犧氏,神農氏稱皇。堯,舜稱帝。夏,殷,周稱王。秦幷以爲號,漢因之不改。 《前漢·高帝紀》漢王卽皇帝位,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又尊太公爲太上皇。 《註》太上,極尊之稱。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冶國,故不言帝。 《明制》太子稱皇,諸王以下不稱皇,皇族各戚屬宗人府掌之。 又《禮·曲禮》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 《註》更設稱號,尊神異于人也。 又《宋史·眞宗紀》祥符五年,親祀玉皇於朝元殿。 《註》玉皇,天帝聖號。 又《鴻苞博蒐》佛一稱覺皇。 又《博雅》美也。 《詩·大雅》思皇多士。 又《爾雅·釋言》皇正也。 《詩·豳風》四國是皇。 又莊盛也。 《儀禮·聘禮》賔入門皇。 又美盛貌。 《詩·大雅》穆穆皇皇。 又猶煌煌也。 《詩·小雅》皇皇者華。 《爾雅·釋言》皇,華也。 《疏》草木之華一名皇。 又猶熒熒也。 《揚子·太𤣥經》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又猶栖栖也。 《禮·檀弓》皇皇如有,望而弗至。 又於皇,歎美辭。 《詩·周頌》於皇來牟。 《註》於,音烏。 又聿皇,疾貌。 《前漢·揚雄·校獵賦》武騎聿皇。 又遹皇,往來貌。 《張衡·思𤣥賦》察二紀五緯之綢繆遹皇。 又冠名。上畫羽飾也。 《禮·王制》有虞氏皇而祭。 又屏風名。王坐所置也。 《周禮·天官》掌次設皇邸。 又舞名。析五采羽,持以舞也。 《周禮·地官》舞師掌敎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 《註》皇或爲䍿。 又鳳皇,靈鳥也。 《書·益稷》鳳皇來儀。 《傳》雄曰鳳,雌曰皇。皇,通作凰。 《集韻》亦作䳨。 又《爾雅·釋鳥疏》皇,一名黃鳥。俗呼爲黃離留。 又《爾雅·釋草疏》皇,一名守田。似燕麥子,如彫胡米,生廢田中。 又《埤雅》驪馬黃白曰皇。 《詩·豳風》皇駁其馬。 又星名。 《前漢·天文志》歲星,十月出,名天皇。 又國皇星,大而赤。 又餘皇,舟名。 《左傳·昭十七年》楚敗吳師,獲其乘舟餘皇。俗作艅艎。 又矞皇,神名。 《前漢·司馬相如傳》前長離而後矞皇。 《史記》作潏湟。 又冢前闕曰皇。 《左傳·莊十九年》葬于絰皇。 又寢門闕曰皇。 《左傳·宣十三年》屨及于窒皇。 又室無四壁曰皇。 《前漢·胡建傳》列坐堂皇上。 《博雅》作堭,非。 又㵎名。 《詩·大雅》夾其皇㵎。 又山水名。 《山海經》皇人之山,皇水出焉。 又地名。 《春秋·昭二十二年》劉子單子以王猛居于皇。 又姓。 《左傳疏》宋戴公子皇父,其子孫以皇爲氏。 又皇甫,複姓。 又《諡法》靖民則法曰皇。 又與遑偟徨𠀤通。 《左傳·昭三十二年》不皇啓處。 《詩·小雅》作遑。 《爾雅·釋訓》作偟,暇也。 《前漢·揚雄甘泉賦》溶方皇于西淸。 《註》猶仿偟也。一作彷徨。 又《正韻》戸廣切,黃上聲。 《禮·少儀》祭祀之美,齊齊皇皇。陸德明讀。 又《正韻》于放切,黃去聲。義同。徐邈讀。 又《集韻》羽兩切,音往。皇皇,祭祀之儀。 《禮·少儀註》皇,讀如歸往之往。 《疏》謂心所繫往,孝子祭祀,威儀嚴正,必有繼屬,故齊齊皇皇也。 《詩·魯頌》烝烝皇皇。 《箋》皇皇,當作暀暀。猶往往也。 《說文》本从自,始也。 《徐曰》自,從也。故爲始也。今省作白。
『于』《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𠀤音迂。 《爾雅·釋詁》于,曰也。 又往也。 《書·大誥》民獻有十夫,予翼以于。 《詩·小雅》王于出征。 又《儀禮·士冠禮》宜之于假。 《註》于,猶爲也。宜之見爲大矣。 又《聘禮》賄在聘于賄。 《註》于讀曰爲。言當視賓之禮,而爲之財也。 又《司馬相如·長門賦敘》因于解悲愁之辭。 又未定之辭。 《公羊傳·僖二十八年》歸于者何。歸于者,罪未定也。 又行貌。 《韓愈·上宰相書》于于焉而來矣。 又于于,自足貌。 《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 又鐘兩口之閒曰于。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兩欒謂之銑,銑閒謂之于。 又《前漢·元后傳》衣絳緣諸于。 《註》大掖衣也。 又《唐書·元德秀傳》明皇命三百里內刺史縣令,以聲樂集,德秀惟樂工十人,聮袂歌于蔿于。 又草名。 《爾雅·釋草》茜,蔓于。 《註》生水中。一名軒于。 《司馬相如·子虛賦》菴閭軒于。 又木名。 《爾雅·釋木》棧木,于木。 《註》僵木也。江東呼木觡。 又淳于,縣名。今密州安丘縣,古淳于國。 又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後,以國爲氏,後因去邑爲于。 又淳于,宣于,鮮于,多于,𨷖于,皆複姓。 又三氏姓。勿忸于,阿伏于,見《魏書·官氏志》。 又助語辭。 《詩·召南》于沼于沚。 《朱傳》于,於也。 《周易》《毛詩》於皆作于。于於古通用。 又《集韻》邕俱切,音紆。廣大貌。 《禮·檀弓》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弔含。有司曰:諸侯之來辱敝邑者,易則易,于則于,易于雜者,未之有也。 又《文王世子》仲尼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聞之曰:爲人臣者,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爲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與迂通。 又《正韻》休居切,與吁通。歎辭。 《詩·周南》于嗟麟兮。 《唐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正韻》汪胡切,𠀤同烏。 《韻會》隷變作於。古文本象烏形,今但以爲歎辭及語辭字,遂無以爲鴉烏字者矣。 又《爾雅·釋詁註》於乎皆語之韻絕。 《疏》歎辭也。 《書·堯典》僉曰:於,鯀哉。 《詩·周頌》於穆淸廟。 又《周頌》於乎不顯。○按或作嗚烏,音義皆同。 又《廣韻》央居切《集韻》《韻會》《正韻》衣虛切,𠀤音淤。語辭也。 《博雅》於,于也。○按《說文》于訓於也,蓋于於古通用。凡經典語辭皆作于。 又《廣韻》居也。 《韓愈·示兒詩》前榮饌賓親,冠昏之所於。 《朱子·考異》所,或作依。○按所於作依於,則是依之以居也。孔融書,舉杯相於。曹植樂府,心相於。杜甫詩:良友幸相於。卽相依以居之意。 又《揚子·太𤣥經》白舌於於。 《註》多難貌。 又《廣韻》代也。 《集韻》往也。 又地名。 《戰國策》商於之地六百里。 又姓。 《姓氏急就篇》黃帝臣於則造履。 《前漢·功臣表》涉安侯於單。
『蜚』《集韻》《韻會》𠀤父沸切,音屝。 《爾雅·釋蟲》蜚,蠦蜰。 《疏》蜚,越之所生,其爲蟲臭惡,南方淫氣之所生也。《本草》曰:蜚,厲蟲也,然則蜚是臭惡之蟲,害人衣物,故《春秋左氏傳》有蜚不爲災,亦不書也。 《前漢·五行志》劉向以爲有蜚有𧌒不言災者,氣所生,所謂𤯝也。 又《正韻》芳未切,音費。蟲名,負蠜也。 又《廣韻》府尾切,音斐。義同。 又獸名。 《山海經》太山有獸,狀如牛,白首,一目,蛇尾,名曰蜚。所經枯竭,甚于鴆厲,見則天下大疫。 又《集韻》匪微切,音非。與飛通。 《史記·周本紀》麋鹿在牧,蜚鴻滿野。 《楚世家》三年不蜚,蜚將沖天。 或作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