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真万确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iān zhēn wàn què
成语注音 ㄑ一ㄢ ㄓㄣ ㄨㄢˋ ㄑㄩㄝˋ
成语正音 “真”,不能读作“zēn”。
成语简拼 qzwq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千真萬確
成语英文 sure enough
成语俄文 абсолютно достоверно
成语日文 極確(ごくたし)かである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成语示例


他说的千真万确,我可以证明。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9回:“匡超人大惊道:‘那有此事!我昨日午间才会着他,怎么就拿了?’景兰江道:‘千真万确的事。’”


成语典故

形容情况非常确实。《说岳全传》一四回:“千真万确,朝廷已差官兵前去征剿了。”老舍《茶馆》二幕:“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亦作“千真万真”。《红楼梦》三五回:“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并列 形容绝对真实。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这些~的故事,当时我身边的人并不肯直接告诉我。”△用以说明事物的真实程度。也作“千真万真”。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见“秋”字“秋千”。 姓。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 确实,的确:~好。~正。~切。 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 本性,本原:纯~。天~。 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 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 姓。

〔~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真实,实在:~实。~凿。~切。~数。~证。正~。准~。的(dí)~。明~。精~。 坚固,固定:~定。~保。~立。~信。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千』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𠀤音阡。 《說文》十百也。  又《廣韻》漢複姓。  又《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 《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𤰞體,慕姬旦之懿仁。

『真』

同眞。俗字。

『万』

《廣韻》《集韻》《韻會》𡘋同萬。  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又《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 《唐韻》無販切,音蔓。 《說文》蟲也。 《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又數名。 《易·乾象》萬國咸寧。 《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又舞名。 《詩·邶風》方將萬舞。 《疏》萬者,舞之總名。 《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 《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又州名。 《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又姓。 《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又《韻補》入銑韻。 《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 《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确』

《唐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𠀤音學。磽确,石地。與墝埆同。 《韓愈詩》山石犖确行徑微。  又堅正也。 《後漢·崔寔傳》指切時要,言辯而确。  又《集韻》苦角切,音確。 《後漢·𡨥恂傳論》不復質确其過。 《註》質,正也。确,實也。  又與角意同。 《前漢·李廣傳》數與虜确。 《註》競勝負也。  又叶胡沃切,音斛。 《左思·吳都賦》否泰之相背也,亦猶帝之縣解。而與夫桎梏疏屬也,庸可共世而論巨細,同年而議豐确乎。 《廣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𠀤音䐨。堅也,靳固也。 《易·乾卦》確乎其不可拔。 《莊子·應帝王》確乎能其事。 《註》堅貌。  又剛也。 《易·繫辭》夫乾確然示人易矣。 亦作塙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