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璧归赵


   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谓原物归还,并无损失。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uán bì guī zhào
成语注音 ㄩㄢˊ ㄅ一ˋ ㄍㄨㄟ ㄓㄠˋ
成语简拼 ybgz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原璧歸趙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谓原物归还,并无损失。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王浚卿《冷眼观》第十八回:“[你]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原璧归赵么?”


成语典故

同“完璧归赵”。《冷眼观》十八回:“〔你〕敢是有什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原璧归赵么?” 主谓 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谓原物归还,并无损缺。《冷眼观》18回:“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么?”△褒义。用于归还原物。→完璧归赵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最初的,开始的:~本。~告。~稿。~籍。~理。~料。~色。~始。~著。 本来:~样。~型。~址。~主。 谅解,宽容:~宥。~谅。 宽广平坦的地方:~野。平~。 同“塬”。

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 美玉的通称:~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日(像璧玉一样圆而亮的太阳)。~月。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原』

《唐韻》《集韻》《韻會》𠀤愚袁切,音元。 《說文》高平曰原,人所登。 《爾雅·釋地》大野曰平,廣平曰原。 《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澤墳衍原隰之名物。 《禮·月令》孟夏,令野虞出行田原,爲天子勞農。  又《前漢·食貨志》農漁商賈四者,衣食之原。 《董仲舒傳》道之大,原出於天。 《司馬相如傳》爾陿游原。 《註》孟康曰:原,本也。  又《爾雅·釋言》原,再也。 《疏》重再也。 《易·比卦》原筮元永貞。 《朱傳》必再筮,自審有元善長永正固之德。 《禮·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 《註》末,勿也。謂所食之餘,不可再進也。 《前漢·禮樂志》以沛宮爲原廟。 《註》師古曰:原,重也。言已立正廟,更重立也。  又《韻會》推原也。 《易·繫辭》原始要終。 《前漢·薛宣傳》原心定罪。 《註》師古曰:原,謂尋其本也。 《管子·戒篇》春出,原農事之不本者,謂之遊。 《註》原,察也。  又宥罪曰原。 《晉書·潘岳傳》會詔原之。  又通作源。 《前漢·食貨志》猶塞川原爲潢洿也。 《註》師古曰:原,謂水泉之本也。  又姓。 《廣韻》孔子弟子有原憲。 《前漢·趙廣漢傳》潁川大姓原褚。 《註》原褚,二姓也。  又州名。 《韻會》漢高平縣,魏爲鎮州,又攺原州。  又《韻補》叶虞雲切。 《史記·敘傳》懷王客死,蘭咎屈原。好諛信讒,楚幷于秦。

『璧』

《唐韻》北激切《集韻》《韻會》必益切《正韻》必歷切,𠀤音辟。 《說文》瑞玉,圜器也。 《玉篇》瑞玉圜以象天也。 《白虎通》璧者,外圜象天,內方象地。 《詩·衞風》如圭如璧。 《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 《註》肉,邊也。好,孔也。  又星名。 《詩·衞風·定之方中疏》璧居南則在室東,故因名東璧也。通作辟。  又《韻補》叶必洛切,音近博。 《江淹·擬曹植雜詩》君王禮英賢,不吝千金璧。從容冰井臺,淸池映華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