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踔厉


   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ā yáng chuō lì
成语注音 ㄈㄚ 一ㄤˊ ㄔㄨㄛ ㄌ一ˋ
成语简拼 fycl
感情色彩 褒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發揚踔厲
成语英文 vigorous and full of spirit(energetic)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倘或换一个发扬踔厉的的局面,人心一变,鼓舞向上,那时候大申天讨,倒要让大家看看,到底谁行谁不行.(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发扬蹈厉,大(太)公之志也。”


成语典故

见“发扬蹈厉”。鲁迅《“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一群是~,写写固然无妨,但倘若真要这样,却未免太不懂得‘民族主义文学’的精义了,然而,却也尽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放,射:~射。百~百中。焕~。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散开,分散:~散。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打开,揭露:~现。~掘。 产生,出现:~生。~愤。奋~。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显现,显出:~病。~抖。~憷。 开始动作:~动。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簸动,向上播散:~水。~场(cháng )。~汤止沸。 高举,向上:~手。~帆。趾高气~。~眉吐气。 在空中飘动:飘~。 称颂,传播:~言。~威。颂~。~弃。~名。 姓。

跳,跳跃:~厉(喻精神振奋,如“~~风发”)。 超越:~远(遥远)。~绝(高超)。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踔』

《唐韻》丑敎切《集韻》《韻會》敕敎切,𠀤音䮓。 《說文》踶也。 《註》徐曰:踶亦當蹋意。  又《前漢·揚雄傳》踔夭蟜。 《註》踔,走也。 《文選·李善註》踔,踰也。 《後漢·蔡邕傳》踔宇宙而遺俗兮。 《註》踔猶越也。  又《集韻》陟敎切,音罩。義同。  又《集韻》他弔切,音糶。 《史記·司馬相如傳》踔稀閒。 《註》踔,縣蹢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敕角切,音逴。 《史記·貨殖傳》上谷至遼東,地踔遠。 《前漢·孔光傳》非有踔絕之能,不能踰越。 《註》踔,高遠也。  又《莊子·秋水篇》吾以一足𧿒踔而行。 《音義》踔,本亦作卓。趻踔,行貌。 《玉篇》踔,踐也。踸踔,跛者行也。○按踸與𧿒同。  又《楚辭·七諫》馬蘭踸踔而日加。 《註》踸踔,暴長貌。  又《博雅》踸踔,無常也。 《陸機·文賦》故踸踔於短韻。 《註》今人以不定爲踸踔。不定,亦無常也。  又《集韻》徒了切,音窕。路遠也。  又《集韻》《類篇》𠀤徒弔切,音調。 《類篇》遠騰貌。  又《集韻》敕略切,音鄀。略踔,行貌。  又《集韻》《正韻》𠀤竹角切,音琢。與𥢔同。特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