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言相提并论。
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犹相提并论。汉 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梁启超《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然正以权限严明故,故行政部有莫大之威权,非他种政体所可同年而语。” 见“同日而语”。汉·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矣。”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 和,跟:~流合污。 姓。
〔胡~〕见“胡”。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 每年的:~会。~鉴。~利。~薪。 一年的开始:~节。新~。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 收成:~成。~景。~谨。荒~。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 姓。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表(从……到……):从上~下。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 说:细~。低~。
告诉:不以~人。
《唐韻》《廣韻》奴顚切《集韻》《類篇》《韻會》寧顚切《正韻》寧田切,𠀤撚平聲。 《說文》本作秊。穀熟也。从禾千聲。 《春秋•桓三年》有年。 《穀梁傳》五穀皆熟爲有年。 《宣十六年》大有年。 《穀梁傳》五穀大熟爲大有年。 又歲也。 《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日年,唐虞曰載。 《註》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 《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爲歲名。 《周禮•春官》正歲年以序事。 《註》中數曰歲,朔數曰年。 《疏》一年之內,有二十四氣。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 《左傳•宣三年》卜年七百。 又齒也。 《釋名》年,進也。進而前也。 《禮•王制》凡三王養老,皆引年。 《註》引年,挍年也。 《左傳•定四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爲太宰,康叔爲司宼,𣆀季爲司空,五叔無官,豈尚年哉。 《註》言以德爲輕重,而不以齒爲先後也。 又姓。 《萬姓統譜》永樂中有年當,懷遠人,歷官戸部尚書。 又叶禰因切,音紉。 《前漢•敘傳》封禪郊祀,登秩百神。協律改正,享兹永年。 《崔駰•襪銘》長履景福,至於億年。皇靈旣佑,祉祿來臻。 又《集韻》乃定切,音佞。人名。 《公羊傳•襄三十年》年夫。 《釋文》年音佞。二傳作佞夫。 《集韻》亦書作䄭。唐武后作𠡦。
『而』《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𠀤音栭。 《正韻》如支切,音兒。 《說文》頰毛也。 《註》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作其鱗之而。 《註》之而,頰𩑔也。 又《玉篇》語助也。 《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 又《書·洪範》而康而色。 《傳》汝當安汝顏色。 又《詩·小雅》垂帶而厲。 《箋》而亦如也。 又《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 《箋》而,猶與也。 又《禮·檀弓》而曰然。 《註》而,猶乃也。 又《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 《論語》學而時習之。 又《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 《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又《韻會》發端之辭也。 又《集韻》奴登切,音能。 《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 《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