吮疽舐痔


   见“吮痈舐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ǔn jū shì zhì
成语注音 ㄕㄨㄣˇ ㄐㄨ ㄕˋ ㄓˋ
成语简拼 sjsz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lick somebody's ulcers and pile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吮痈舐痔”。



成语示例


苟于进取以速利禄,吮疽舐痔无所不为者,非伥鬼欤?宋·苏轼《渔憔闲话录》下篇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


成语典故

同“吮痈舐痔”。宋 苏轼《渔樵闲话录》下篇:“苟于进取以速利禄,吮疽舐痔无所不为者,非伥鬼欤?” 见“吮痛舐痔”。宋·苏轼《渔樵闲话录》下:“苟于进取以速利禄,~无所不为者,非伥鬼欤?”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聚拢嘴唇吸:~吸。~乳。~痈舐痔(喻不择手段谄媚讨好有权势的人)。

中医指一种毒疮:痈~。

同“舓”。以舌舔物。如:老牛舐犊。《玉篇•舌部》:“舓,《説文》云:‘以舌取物也。’舐,同舓” 像舌舔。《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舉筆舐墨,依韻續詩二句。”

肛门因血行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病:~疮。~瘘(肛瘘的通称)。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吮』

《唐韻》《韻會》《正韻》徂兗切《集韻》粗兗切,𠀤音雋。 《說文》敕也。 《史記·吳起傳》卒有病疽者,起爲吮之。  又《玉篇》食允切《廣韻》食尹切,𠀤音盾。 《廣韻》舐也。  又《集韻》豎兗切,音歂。義同。  又以轉切,音兗。嗍也。

『疽』

《唐韻》七余切《集韻》千余切《韻會》七餘切,𠀤音苴。 《說文》久癰也。 《醫書》癰者,六腑不和之所生。疽者,五藏不調之所致,陽滯於隂則生癰,隂滯於陽則生疽。 《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注》癉疽,惡創。 《疏》疽癰也。 《史記·孫吳傳》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 《正字通》癰之深者曰疽。疽深而惡,癰淺而大。  又《集韻》子與切《正韻》再呂切,𠀤苴上聲。 《集韻》㾛疽,癢病。

『舐』

《廣韻》俗舓字。 《莊子·列禦𡨥》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乗,舐之者得車五乗。

『痔』

《唐韻》直里切《集韻》《韻會》丈里切《正韻》丈几切,𠀤池上聲。 《說文》後病也。 《增韻》隱瘡也。 《釋名》痔,食也。蟲食之也。 《莊子·列禦寇》䑛痔者得車五乘。 《抱朴子暢𤣥卷》若夫操隋珠以彈雀,䑛秦痔以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