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
《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左传.哀公十三年》:“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对曰:‘梁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古人以天干配季节、方位。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因此,庚癸谓致食致水,作为军粮的隐语。因军中缺粮,故用隐语乞食。后因称向人告贷为“呼庚呼癸”或“庚癸之呼”。 唐.柳宗元《安南都护张公墓志铭》:“储偫委积,师族无庚癸之呼。” 并列 古人把“庚癸”作为军粮的隐语。后以“呼庚呼癸”比喻向别人求贷。也指祈求粮食丰收。语本《左传·哀公十三年》:“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对曰:‘梁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杜预注:“军中不得出粮,故为私隐。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明·张岱《杂著·失题》:“况时逢丰穰,~,一岁自北重登。”△用于借贷或祈求方面。
喊:~喊。~声。~吁。~天号(háo )地。 唤,叫:~唤。~叫。~应。~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共同做坏事)。 往外出气,与“吸”相对:~气。~吸。 象声词:~地跳起来。 姓。
天干的第七位,用作顺序第七的代称。 年龄:同~。年~。生~(人出生的年月)。~帖(tiě)。~齿(年龄)。 姓。
喊:~喊。~声。~吁。~天号(háo )地。 唤,叫:~唤。~叫。~应。~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共同做坏事)。 往外出气,与“吸”相对:~气。~吸。 象声词:~地跳起来。 姓。
〔~水〕指月经。 天干的第十位,用于作顺序第十的代称。
《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𠀤音虍。 《說文》外息也。 《韻會》出息爲呼,入息爲吸。 又《廣韻》喚也。 又《集韻》嗚呼,歎辭。 《書·五子之歌》嗚呼曷歸。 又通作乎。 《詩·大雅》於乎小子。 又通作虖。 《前漢·武帝紀》嗚虖何施而臻此與。亦作嘑。 又姓。 《廣韻》列仙傳有仙人呼子先,又複姓。 《前漢·匈奴傳》呼衍氏。 《註》師古曰:卽今鮮𤰞姓呼延者是也。 又呼沱,水名。 《戰國策》南有呼沱易水。 又草名。 《爾雅·釋草》蓫薚,馬尾。 《疏》蔏𦸐,一名夜呼。 又《集韻》虛交切,音虓。與詨同。吳人謂叫呼爲詨。或作嚆嘮。 又《禮·檀弓》曾子聞之,瞿然曰呼。 《註》呼,虛憊聲。 《釋文》音虛,吹氣聲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荒故切,音戽。 《廣韻》本作謼。號呼也。 《詩·大雅》式號式呼。 《釋文》呼,火胡反。 又火故反。 《禮·曲禮》城上不呼。 《釋文》呼,火故反。 又《集韻》許箇切,音𧬱。 《左傳·文元年》江芉怒曰:呼役夫。 《註》呼,發聲也。 《釋文》呼,好賀反。 又《集韻》虛訝切,音嚇。與罅同。裂也。詳缶部罅字註。
『庚』《唐韻》古行切《集韻》《韻會》居行切《正韻》古衡切,𠀤音賡。 《集韻》庚,十干名也。 《說文》庚位西方,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 《又》月在庚曰窒。 《釋名》庚,剛也,堅强貌也。 又《玉篇》庚猶更也。 《易·巽卦》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本義》庚,更也。事之變也。先庚三日,丁也。後庚三日,癸也。丁所以丁寧於其變之前,癸所以揆度於其變之後。 又長庚,星名。 《詩·小雅》東有啓明,西有長庚。 《傳》日出,明星爲啓明。日旣入,謂明星爲長庚。庚,續也。 《詩緝》夾漈鄭氏曰:啓明金星,長庚水星。金在日西,故日將出,則東見。水在日東,故日將沒,則西見。實二星也。 《後漢·馬融傳》曳長庚之飛髾。 《註》長庚,卽太白星。 又《左傳·哀十三年》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 《註》軍中不得出糧,故爲私隱。庚,西方,主穀。癸,北方,主水。 又年齒亦曰庚。 《墨客揮犀》文彥博居洛日,年七十八,與和昫司馬旦席,汝言爲同庚會,各賦詩一首。 又《癸辛雜識》張神鑒瞽而慧,每談一命,則旁引同庚者數十,皆歷歷可聽。 又《前漢·文帝紀》大橫庚庚。 《註》師古曰:庚庚,橫貌也。 又《集韻》道也。 《詩序》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也。 《左傳·成十八年》塞夷庚。 《註》吳晉往來之要道。 又《廣韻》償也。 《禮·檀弓》季子臯葬其妻犯人之禾,申詳以告曰:請庚之。 又《隋書·律曆志》夷則一部二十七律。一曰和庚。 又姓。 《唐韻》唐有太常博士庚季良。 又庚桑,複姓。 《莊子·庚桑楚註》楚名。庚桑,姓也。 又六庚,天獸名。 《太公·隂謀》六庚爲白獸,在上爲客星,在下爲害氣。 又倉庚,鳥名。 《爾雅·釋鳥》倉庚,商庚。 《註》卽鵹鳥也。 《詩·豳風》倉庚于飛,熠燿其羽。 又盜庚,草名。 《爾雅·釋草》蕧,盜庚。 《註》旋蕧似菊。 《本草》旋蕧一名盜庚。夏開黃花,盜竊金氣也。
『呼』《唐韻》荒烏切《集韻》《韻會》《正韻》荒胡切,𠀤音虍。 《說文》外息也。 《韻會》出息爲呼,入息爲吸。 又《廣韻》喚也。 又《集韻》嗚呼,歎辭。 《書·五子之歌》嗚呼曷歸。 又通作乎。 《詩·大雅》於乎小子。 又通作虖。 《前漢·武帝紀》嗚虖何施而臻此與。亦作嘑。 又姓。 《廣韻》列仙傳有仙人呼子先,又複姓。 《前漢·匈奴傳》呼衍氏。 《註》師古曰:卽今鮮𤰞姓呼延者是也。 又呼沱,水名。 《戰國策》南有呼沱易水。 又草名。 《爾雅·釋草》蓫薚,馬尾。 《疏》蔏𦸐,一名夜呼。 又《集韻》虛交切,音虓。與詨同。吳人謂叫呼爲詨。或作嚆嘮。 又《禮·檀弓》曾子聞之,瞿然曰呼。 《註》呼,虛憊聲。 《釋文》音虛,吹氣聲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荒故切,音戽。 《廣韻》本作謼。號呼也。 《詩·大雅》式號式呼。 《釋文》呼,火胡反。 又火故反。 《禮·曲禮》城上不呼。 《釋文》呼,火故反。 又《集韻》許箇切,音𧬱。 《左傳·文元年》江芉怒曰:呼役夫。 《註》呼,發聲也。 《釋文》呼,好賀反。 又《集韻》虛訝切,音嚇。與罅同。裂也。詳缶部罅字註。
『癸』《唐韻》居誄切《集韻》《韻會》頸誄切《正韻》古委切,𠀤規上聲。十幹之末。 《說文》冬時水土平,可揆度也。 《正韻》癸者,歸也。於時爲冬,方在北,五行屬水,五運屬火。 《史記·律書》癸之爲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也。 《前漢·律歷志》𨻰揆于癸。 又歲月日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月在癸曰極。 《禮·月令》孟冬之月,其日壬癸。 《註》日之行,東北從黑道,閉藏萬物,月爲之佐,時萬物懷任于下,揆然萌芽,又因以爲日名焉。 又呼庚癸,軍中隱語也。 《左傳·哀十三年》吳申叔儀乞糧于公孫有山氏,對曰: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 《註》庚,西方主穀。癸,北方主水。 《疏》軍中不得出糧與人,故作隱語爲私期也。 又天癸,天乙所生之癸水。 《黃帝素問》女子二七,而天癸至。 《方書》男之精,女之血,先天得之以成形,後天得之以有生,故曰天癸。 又姓。 《姓苑》出齊癸公,後宋癸仲知嚴州軍。 《說文》本作癸,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 《六書正譌》交錯二木,度地以取平也。義同準。篆从二木,象形。因聲借爲壬癸字。隸別作癸揆楑,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