咂嘴舔唇


   见“咂嘴弄舌”。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ā zuǐ tiǎn chún
成语注音 ㄗㄚ ㄗㄨㄟˇ ㄊ一ㄢˇ ㄔㄨㄣˊ
成语简拼 zztc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咂嘴舔脣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咂嘴弄舌”。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段:“武震却吃得又香又甜,一面吃一面还咂嘴舔唇的,品着滋味。”


成语典故

见“咂嘴弄舌”。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舌头与腭接触发声,表示赞叹或羡慕:~嘴。 吸,小口儿喝:~一口酒。 仔细辨别:~摸(“摸”读轻声)。~滋味。

口,动物吃食,发音的器官,亦指说话:~巴。~头。~快。~严。~直。~软。~笨。~馋。张~。~甜心苦。 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山~。壶~儿。

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

嘴的边缘红色部分:嘴~。~齿(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膏。~裂。~舌(“嘴唇”和“舌头”,喻言辞)。~吻(嘴唇,喻口才、言辞)。~亡齿寒(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咂』

《篇海》子答切,音帀。入口也。

『嘴』

《集韻》祖委切,音㭰。本作觜。與𠲿𠾋同。詳𠲿字註。

『舔』

《篇海》他點切,音忝。以舌舔物。

『唇』

《唐韻》側鄰切《集韻》之人切,𠀤音眞。 《說文》驚也。 《廣韻》同㖘。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義同。  又之刃切,音震。驚聲。 《字彙》俗作口脣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