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巴金《春》三○:“觉新知道他们虽说来同他商量事情,其实他们还是固执己见,不肯听从他的劝告。” 述宾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语本《旧唐书·李纲传》:“时左仆射杨素、苏威当朝事,纲每固执所见,不与之同,由是二人深恶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如果样样要待自己经验,否则~拒不接受,这就是十足的‘狭隘经验论’”。△贬义。用于描写固执。→自以为是一意孤行 抱愚守迷 刚愎自用 拒谏饰非 ?从谏如流 从善如流 舍己从人 信马由缰。也作“固执不通”、“固执成见”。
结实,牢靠:坚~。稳~。巩~。凝~。加~。 坚定,不变动:~执。~定。~本。 本,原来:~有。~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 鄙陋(见识浅少)。 姓。
拿着:~刃。~鞭。~笔。 掌握:~政。~教(jiào )。 捕捉,逮捕:战败被~。 坚持:固~。~意。 实行:~行。 凭单:回~。 朋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 姓。
对别人称本身:自~。知~。反求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慕切,音顧。 《說文》四塞也。从囗古聲。 《徐鍇曰》淮南子謂九州之險,爲九州之塞也。 《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 《周禮·夏官·掌固》掌修城郭溝池樹渠之固。 《註》掌國所依阻者。城郭已下數事,皆是牢固之事也。 《孟子》固國不以山谿之險。 又《唐韻》堅也。 《論語》學則不固。 《詩·魯頌》式固爾猷,淮夷卒獲。 《禮·曲禮》將適舍求無固。 《註》就館不能無求於主人,執所欲,而必得之,非爲客之義。 又《廣韻》再辭也。 《書·大禹謨》禹拜稽首固辭。 《禮·投壺》敢固以請。 《註》固之言如故也,如故者,重辭也。 又執一不通也。 《論語》非敢爲佞也,疾固也。 《孟子》固哉,高叟之爲詩也。 又鄙陋也。 《禮·曲禮》輟朝而顧君子謂之固。 《註》謂鄙野不達禮也。 又《哀公問》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聞此言。 《註》固,陋也。 又本然之詞。 《孟子》天下固畏齊之强也。 《又》固所願也。 又已然之詞。 《孟子》夫世祿,滕固行之矣。 又《屈原·離騷》自前世而固然。 又常然之詞。 《孟子》若固有之。 又固守也。 《論語》君子固窮。 又姓。 《說苑》有固乗。 又僕固,複姓。唐有僕固懷恩。 又固始,漢侯國名。成固,縣名。固陵,聚名。 《後漢·郡國志》固始國,屬豫州汝南郡。成固,屬益州漢中郡。固陵,屬豫州𨻰國陽夏縣。 又與錮通。 《禮·月令》季冬行春令,國多固疾。 《註》謂久疾不瘥也。
『己』《唐韻》居擬切《集韻》《韻會》苟起切《正韻》居里切,𠀤音紀。 《廣韻》身也。 《韻會》對物而言曰彼己。 《書·大禹謨》舍己從人。 《禮·坊記》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 又《韻會》私也。 《論語》克己復禮。 又《釋名》紀也。 《詩·小雅》式夷式己。 《箋》爲政當用平正之人,用能紀理其事也。 又日名。 《說文》己,中宮也,象萬物辟藏詘形也。己承戊,象人腹。 《爾雅·釋天》太歲在己曰屠維,月在己曰則。 《禮·月令》季夏之月,其日戊己。 《註》己之爲言起也。 又官名。 《後漢·西域傳》元帝置戊己校尉,屯田於車師前王庭。 《註》戊己中央,鎭覆四方。 又開渠播種,以爲厭勝,故稱戊己焉。 又《集韻》口已切,音起。姓也。 《詩·商頌》韋顧旣伐,昆吾夏桀。 《箋》顧昆吾,皆己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