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狐社鼠


   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éng hú shè shǔ
成语注音 ㄔㄥˊ ㄏㄨˊ ㄕㄜˋ ㄕㄨˇ
成语简拼 chss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take advantage of one's or somebody else's power to do evil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反义词



成语示例


以事论,则现在的教育界中实无豺虎,但有些城狐社鼠之流,那是当然不能免的。 ★鲁迅《华盖集·“公理”的把戏》�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晋书·谢鲲传》:“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成语典故

“城狐社鼠”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倚仗别人的权势,为非作歹的坏人。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谢辊传》,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晋朝时候,朝廷上有个左将军叫王敦,他的长史官是谢辊,他俩常在一块议论朝廷上的事情。有一天,王敦对谢辊说:“刘隗这个人,奸邪作恶,危害国家,我想把这个恶人从君王身边除掉,以此来报效朝廷。你看行吗?”   谢鲲想了一想,摇着头说:“使不得呀,刘隗的确是个坏人,但也是城狐社鼠啊!要挖掘狐狸,恐怕把城墙弄坏;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毁坏了神社庙宇。如今这个刘隗就好比那城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他是君王左右的近臣,势力相当大,又有君王作靠山,恐怕不容易除掉他。”   王敦听了谢辊的话,虽然心里不高兴,也只好罢休。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围绕都市的高墙:~墙。~池。~圈。~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楼。~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垛。 都市:~市。~镇。~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邑。~乡。~建。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臭(腋下臭气)。~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疑(多疑)。~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姓。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春~。秋~。~日。~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国家)。 团体或机构:报~。结~。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胆。~目寸光。投~忌器。~辈。 隐忧:~思。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城』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𠀤音成。內曰城,外曰郭。 《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 《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 《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 《白虎通》天子曰崇城。 《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 《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 《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 《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又層城。 《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 《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又官名。 《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 《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又宮名。 《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又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 《書·禹貢》底柱析城。  又赤城山,在會稽東南。 《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又墓地曰佳城。 《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又姓。城渾。  又司城,複姓。  又叶辰羊切,音常。 《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狐』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𠀤音胡。 《說文》妖獸也,鬼所乗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豐後。 《爾雅·釋獸》貍狐貒貈醜。 《埤雅》狐性疑,疑則不可以合類,故从孤省。  又曰:狼狐搏物,皆以虛擊孤,狐从孤省。  又或以此故也,音胡,疑詞也。 《易·解卦》田獲三狐。  又《未濟》小狐汔濟,濡其尾。 《詩·邶風》狐裘蒙戎。  又《北風》莫赤匪狐。 《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勃壤用狐。 《山海經》靑丘國,其狐四足九尾。  又《爾雅·釋獸》貔,白狐。 《註》一名執移,虎豹之屬。 《疏》貔,一名白狐。或曰似熊。  又鵂鶹一名訓狐。因其聲以名之。見《唐書·五行志》。韓愈有射訓狐詩。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三年》濟河圍令狐。 《晉語》使令狐文子佐之。 《註》令狐,邑名。  又《史記·趙世家》秦伐我,至陽狐。  又《孝文帝紀》軍飛狐。 《註》如淳曰:在代郡。蘇林曰:在上黨。  又姓。 《廣韻》晉有狐氏,代爲卿大夫。 《晉語》狐氏出自唐叔。  又令狐,複姓。

『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常者切,闍上聲。土地神主也。 《禮·祭義》建國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廟。 《詩·小雅》以社以方。 《疏》社,五土之神,能生萬物者,以古之有大功者配之。共工氏有子句龍爲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爲社。后土,土官之名,故世人謂社爲后土。杜預曰:在家則主中霤,在野則爲社。 《白虎通》人非土不立,封土立社,示有土也。 《禮·祭法》王爲羣姓立社曰大社,王自爲立社曰王社,諸侯爲百姓立社曰國社,諸侯自爲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羣立社曰置社。  又《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隂氣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也。○按:社爲地祭,但祭有二祭法,大社卽《郊特牲》所云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者,曰方丘,亦曰太折。夏日至,地示之祭,於此行焉,此北郊之社與郊對舉者也。  又王社,《載芟》詩序所謂春籍田而祈社稷,《良耜》詩序所謂秋報社稷者,於此行焉,祭土穀之神,而以句龍后稷配,此庫門內右之社,不與郊𠀤稱者也。蓋大社以祭率土之地示,王社以祭畿內之土穀,均名爲社,而大小則不同耳。  又私社。 《前漢·五行志》建昭五年,兗州刺吏浩賞,禁民私所自立社。 《臣瓚註》舊制二十五家爲一社,而民或十家五家共爲田社,是私社也。  又書社。 《史記·孔子世家》楚昭王將以書社地封孔子。 《註》二十五家爲里,里各立社。書社者,書其社之人名於籍。  又社日。 《月令廣義》立春後五戊爲春社,立秋後五戊爲秋社。  又後世賓朋會聚曰結社。 《事文類聚》遠公結白蓮社,以書招淵明。  又謝靈運求入淨社,遠師以心雜止之。  又江淮謂母爲社。 《淮南子·說山訓》社何愛速死,吾必悲哭社。  又複姓。 《風俗通》齊昌徙居社南,因以爲氏。 《何氏姓苑》有社北氏。  又叶他魯切,音土。 《前漢·敘傳》布歷燕齊,叔亦相魯。民思其故,或金或社。

『鼠』

《唐韻》書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賞呂切,𠀤音暑。 《說文》穴蟲之總名也。 《廣韻》鼠,小獸,善爲盜。 《春秋·運斗樞》玉樞星散而爲鼠。 《易·繫辭》艮爲鼠。  又十二生肖之首。  又水鼠。 《雲僊雜志》穴水旁岸隙,似鼠而小,食菱芡魚蝦。  又冰鼠。東方朔云:生北荒積冰下,皮毛柔,可爲席。  又火鼠。 《神異經》出西域及南海火洲山有野火鼠,人取其毛績之,號火浣布。  又隂鼠。 《郭璞·山海經序》隂鼠生於炎山。  又耳鼠。 《山海經》丹熏山有獸,狀如鼠,以其尾飛。  又香鼠。 《字彙》河南禹州密縣雪霽山香鼠,長寸餘,齒鬚畢具香,類麝,踰大路則死。  又辟毒鼠。 《西域舊圖》大秦有辟毒鼠。  又天鼠。 《王羲之·十七帖》天鼠膏可治耳聾。  又兀兒鼠。 《甘肅地志》涼州地有兀兒鼠者,似鼠,有鳥名木周兒者,似雀,常與兀兒鼠同穴而處。○按此卽《尙書》同穴之鳥鼠也。  又鳥名。䖪鼠。 《山海經》栒狀之山有鳥,狀如雞而鼠毛,名曰䖪鼠。  又昌鼠,鯧鯸魚別名。  又鼠婦,蟲名。 《爾雅·釋蟲》蟠,鼠負。 《註》瓮器底蟲。 《疏》負作𧌈。陶註本草云:多在鼠坎中,鼠背負之。 《詩·豳風》伊威在室。 《毛傳》委黍也。郭璞曰:鼠𧌈之別名。𧌈,亦作婦。  又馬直肉下曰輸鼠。 《齊民要術》相馬法輸鼠欲方。  又木名。 《爾雅·釋木》楰鼠梓。 《郭註》楸屬。  又《本草》有鼠李。  又草名。 《爾雅·釋草》葝,鼠尾。 《註》可以染皁。 《又》𦸣鼠莞。 《註》纖細似龍鬚,可爲席。  又《正字通》山名。鳥鼠同穴山,在隴西首陽縣。  又土色。 《釋名》土赤曰鼠肝,似鼠肝色也。  又憂也。 《詩·小雅》鼠思泣血。亦書作癙。 《小雅》癙憂以痒。  又持兩端曰首鼠。 《史記·灌夫傳》武安君召韓御史曰:何爲首鼠兩端。 《註》首鼠,言一前一卻也。 上象齒,下象腹爪尾。俗省作䑕。楰字原刻臾作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