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或写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笔墨;着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抓住关键。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的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的!”
绘画或写文章从主要地方着笔。比喻做事情从大处着眼,首先解决关键问题。《官场现形记》二○回:“你老哥也算得会用的了,真正阔手笔!看你不出,倒是个大处落墨!”鲁迅《致徐懋庸》:“批评者的眼界是小的,所以他不能在大处落墨。”茅盾《子夜》九:“伯翁是从大处落墨,我是在小处想。”亦作“大处着墨”。 偏正 写文章画画从主要的地方下工夫。比喻做事要从大处着眼,解决关键问题。鲁迅《书信集·致徐懋庸》:“批评者的眼界是小的,所以他不能在~,如果受其影响,那就是自己的眼界也给他们收小了。”△褒义。描写工作方法之语。→大处着眼 ?寻枝摘叶 小处入手 舍本求末。也作“大处着墨”、“大处落笔”。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年长,排行第一:老~。 敬辞:~作。~名。~手笔。 时间更远:~前年。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夫〕医生(“夫”读轻声)。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古通“太”。 古通“泰”。
丢下,遗漏:丢三~四。~了一个字。
掉下来,往下降:降~。~下。零~(a.叶子脱落,如“草木~~”;b.衰败,如“一片~~景象”;c.稀疏,如“枪声~~”)。脱~。~叶。~泪。~潮。~英。~日。~体。~座。陨~。~井下石(形容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雁沉鱼。叶~归根。 衰败:没(mò)~。破~。衰~。沦~。流~。~泊(a.潦倒失意;b.豪迈,不拘束,均亦作“落魄(bó )”)。 遗留在后面:~后。~伍。~选。 停留,留下:~户。~荒。~笔。~款。 停留或居住的地方:村~。部~。院~。 归属,得到某种结果:~得。~空。 陷入不利境地:~网。~难(nàn)。 古代宫室建成时举行的祭礼,现泛指建筑物完工:~成。 稀少:疏~。稀稀~~。 屋檐上的滴水装置(俗称“檐滴水”):“矗不知其几千万~。” 死亡:殂~。 〔~~〕a.豁达,大方,如“~~大方”;b.孤独,不苟合,如“~~寡合。” 篱笆:“凿井浚渠,缚~锄园。”
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枕”、“落炕”等。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水。油~。粉~登场。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 贪污:贪~。~吏。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刑。 姓。 古同“默”,缄默。
《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 《正韻》度柰切,𠀤音汏。小之對。 《易·乾卦》大哉乾元。 《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 《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又初也。 《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 《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又徧也。 《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又肥美也。 《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 《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又過也。 《戰國策》無大大王。 又長也。 《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 《疏》大,長也。 又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𠛬序官。 又措大,士也。 《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又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又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又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蓋切,音忲。易:大和大極。書、詩:大王大師。禮:大羹大牢。𠀤音泰。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唐佐切,音䭾。 《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 《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又叶徒計切,音第。 《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 《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 《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 《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落』《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𠀤音洛。 《禮·王制》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 又《爾雅·釋詁》落,始也。 又《左傳·昭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 《註》宮室始成,祭之爲落。 又叔孫爲孟鐘,饗大夫以落之。 《註》以豭豬血釁鐘曰落。 又《博雅》居也。 《綱目集覽》人所聚居,故謂之村落、屯落、聚落。 又《後漢·竇憲傳》躡冒頓之區落。 又蕃籬曰虎落。 《前漢·鼂錯傳》爲中周虎落。 《註》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 又廢也。 《莊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無落吾事,耕而不顧。 又落落,不相入貌。 《老子·道德經》落落如石。 又牢落。 《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 又陸落。 《論衡》見文吏便而儒生陸落,則詆訾儒生,以爲淺短,稱譽文吏,謂之深長。 又拓落。 《揚雄·解嘲》何爲官之拓落也。 又《韻會》錯落,閒厠貌。 又歲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大荒落。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軍西爲壘,旁有一大星爲北落。 又山名。 《水經注》伊水東北過郭落山。 又草名。 《本草》土落,生嶺南山谷。 又角落,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獨莖。 又木名。 《爾雅·釋木》檴,落。 《疏》檴,一名落,可作杯圈,皮韌,繞物不解。 又姓。 《通志·氏族略》漢有落下閎。 又與絡通。 《莊子·秋水篇》落馬首,穿牛鼻。 《前漢·李廣傳》上召禹刺虎,禹從落中斫絕纍,上壯之。 《師古註》謂當時繦絡之而下也。 又《唐韻古音》讀路。 《晉庾闡·弔賈誼文》張高弦悲聲激柱落。叶下濩韻。
『墨』《唐韻》莫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𠀤音默。 《說文》書墨也。 《西京雜記》漢尚書令,僕承郞,月給隃糜墨。魏晉閒以黍燒烟,和松煤爲之。唐初高麗歲貢松烟墨。宋熙寧閒,張遇供御墨,始用油烟入麝,謂之龍劑。 《李堅墨評》古有李廷珪墨爲第一,張遇墨次之,兗州𨻰朗墨又次之。 又《禮·玉藻》卜人定龜,史定墨。 《註》凡卜,必以墨畫龜,乃鑽之,觀所坼以占吉凶。 又度名。 《小爾雅》五尺爲墨,倍墨爲丈。 《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 又五𠛬之一,鑿其額,涅以墨書。 《書·伊訓》臣下不匡其𠛬墨。 又哀容。 《孟子》歠粥面深墨。 又氣色下也。 《左傳·哀十三年》晉定公,吳夫差,會于黃池。司馬寅曰:肉食者無墨。 又闇昧也。 《劉向·新序》師曠對晉平公曰:國有墨。墨而不危者,未之有也。 又墨灰。 《西京雜記》武帝鑿昆明池,悉灰墨,無復塊土。西域人曰:大刼將盡,則有刼燒。灰墨,其餘燼也。 又與默通。 《史記·商君傳》武王諤諤以興,紂墨墨以亡。 《前漢·竇嬰傳》嬰墨墨不得志。 又太史公論六家之要旨,墨家儉而難遵,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六家:隂陽、儒、墨、名、法、道也。 又地名。卽墨,故齊地。 《史記·齊世家》樂毅下齊七十餘城,惟卽墨不下。今卽墨乃漢之不其縣。 又墨山,在卽墨東北,墨水發源于此。 《前漢·郊祀志》帝以方士言祀太室于卽墨,卽此山也,一在衞輝縣西北。 《九州要記》墨子居墨山,採茯苓餌之,五百歲不死。 又姑墨,國名。南與于闐接,又康居國有附墨城。𠀤見《前漢·西域傳》。 又姓。禹師墨如。見《王符潛夫論》。周墨翟,明墨麟。 《姓纂》墨氏卽墨胎氏,孤竹君後。 又老馬腹中有物曰墨,猶狗寶也,見《本草綱目》。 又《集韻》旻悲切,音眉。墨杘,默詐貌。 又軟弱貌。 又《集韻》莫佩切,音昧。諡法,貪以敗官,讒言敗善,𠀤曰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