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醇小疵


   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à chún xiǎo cī
成语注音 ㄉㄚˋ ㄔㄨㄣˊ ㄒ一ㄠˇ ㄘ
成语简拼 dcxc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大醕小疵
成语英文 fine on the whole despite a few defects(in the right church but in the wrong pew)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醇:纯正;疵:毛病。大体纯正,而略有缺点。




成语示例


知其有醇乎醇者,有大醇而小疵者也。(清 陈澧《与周孟贻书》)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读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


成语典故

大体上是纯正的,还有小缺点。唐代韩愈《读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荀:荀况,战国赵人。杨:杨朱,战国卫人,主“为我”之说,与墨翟“兼爱”恰相反。 并列 大体完美,略有缺点。语本唐·韩愈《续〈荀子〉》:“孟氏(轲),醇乎醇者也。荀与扬(雄),大醇而小疵。”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名家者各有一病,~差可耳。”※醇,不读作dūn。△多用于对人的评价方面。→白玉之瑕 瑕不掩瑜白玉微瑕 美中不足 ?白玉无瑕 完美无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年长,排行第一:老~。 敬辞:~作。~名。~手笔。 时间更远:~前年。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夫〕医生(“夫”读轻声)。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古通“太”。 古通“泰”。

酒味厚:~酒。~醪。 纯粹:~和(性质或味道纯正平和)。~厚(气味、滋味纯正浓厚)。~美。~化。 同“淳”。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乙~。胆固~。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时间短:~坐。~住。 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谦辞:~弟。~可。~人(①谦称自己,指地位低;②指人格卑鄙的人;③指子女;④小孩儿)。 妾:~房。

毛病:~吝。~病。吹毛求~。 缺点或过失:~瑕。~咎。~点。 诽谤,非议:~物。~毁。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大』

《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 《正韻》度柰切,𠀤音汏。小之對。 《易·乾卦》大哉乾元。 《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 《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又初也。 《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 《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又徧也。 《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又肥美也。 《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 《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又過也。 《戰國策》無大大王。  又長也。 《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 《疏》大,長也。  又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𠛬序官。  又措大,士也。 《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又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又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又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蓋切,音忲。易:大和大極。書、詩:大王大師。禮:大羹大牢。𠀤音泰。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唐佐切,音䭾。 《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 《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又叶徒計切,音第。 《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 《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 《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 《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醇』

《唐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𠀤音純。 《說文》不澆酒也。 《前漢·曹參傳》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飮以醇酒。 《註》醇酒不澆,謂厚酒也。 《後漢·劉盆子傳》乃益釀醇酒。  又《玉篇》專也。  又粹淸也。 《嵆康·養生論》神氣以醇白獨著。  又厚也。 《前漢·景帝紀》至于移風易俗,黎民醇厚。 《老子·道德經》其政悶悶,其民醇醇。 《註》其政敎寬大,而民醇醇富厚,自相親睦。  又精也。 《易·繫辭》天地絪縕,萬物化醇。 《疏》萬物變化而精醇也。 《朱子·本義》醇謂厚而凝也。  又謹重也。 《史記·萬石君傳》事不關決于丞相,丞相醇謹而已。 《前漢·衞綰傳》醇謹無他。  又《博雅》醇鉤,劒也。  又同純。 《書·說命》惟厥攸居,政事惟醇。 《註》居者,止而安也。安於義理之所止,故政事不雜也。  又《前漢·禮樂志》河龍供鯉醇犧牲。 《註》師古曰:醇謂色不雜也。  又《食貨志》天子不能具醇駟。 《梅福傳》一色成體謂之醇。 《集韻》或作䣩。

『小』

《唐韻》《集韻》《韻會》私兆切《正韻》先了切,𠀤蕭上聲。 《說文》物之微也。从八从亅。見而分之。 《徐曰》亅,始見也。八,分也。始可分別也。 《玉篇》細也。 《易·繫辭》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 《左傳·襄三十一年》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又《周禮·天官》有小卿,副貳,大卿,卽小宰等也。  又狹隘也。 《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又輕之也。 《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  又《詩·邶風》慍于羣小。 《註》小,衆妾也。  又《韻輯》白小,魚名。  又叶蘇計切,音細。 《白居易·懺悔偈》無始劫來,所造諸罪。若輕若重,無大無小。了不可得,是名懺悔。

『疵』

《唐韻》疾咨切《集韻》《韻會》才支切《正韻》才資切,𠀤音玼。 《說文》病也。 《易·繫辭》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疏》言說此卦爻有小疵病也。 《左傳·僖七年》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注》不以女為罪釁。 《前漢·景十三王傳》今或無罪,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 《注》病也。  又木名。 《爾雅·釋木》榆無疵。  又《韻會》亦作玼。 《後漢·黃憲傳》去玼吝。  又或作呰。 《前漢·翟義傳》王莽大誥,故知我國有呰災。  又《敘傳》閹尹之呰。  又人名。 《史記·楚世家》少子執疵為越章王。  又《趙世家》趙疵與秦戰敗。  又《集韻》將支切,音貲。𤰞疵,佞人貌。 《史記·日者傳》𤰞疵而前,孅趨而言。 《注》疵,音貲。  又水鳥。 《司馬相如·上林賦》箴疵鵁盧。 《釋文》疵,音資。 《注》張揖曰:箴疵似魚虎而倉黑色。  又《集韻》仕懈切,音㾹。同睚。眦睚,恨視。  又《集韻》才詣切,音嚌。病也。  又短也。  又《集韻》蔣氏切《正韻》祖似切,𠀤音紫。毀也。 《荀子·不苟篇》非毀疵也。 《注》或曰讀為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