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骛远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ào gāo wù yuǎn
成语注音 ㄏㄠˋ ㄍㄠ ㄨˋ ㄩㄢˇ
成语正音 “好”,不能读作“hǎo”;“骛”,不能读作“ào”。
成语简拼 hgwy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好高騖遠
成语英文 reach for what is beyond one's grasp
成语法文 viser trop haut(prétentieux)
成语俄文 брáться за непосильное дéло
成语日文 (実際 に即しない)高遠な目標 (もくひょう)のみを追求 (ついきゅう)したがる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成语示例


但是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秦牧《画蛋 练功》)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成语典故

《宋史.程颢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鹜高远,卒无成焉。”鹜:通“务”,追求。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孽海花》二五回:“珏斋尤其生就一付绝顶聪明的头脑,带些好高骛远的性情。”郭沫若《羽书集.和平的武器与武器的和平》:“故尔我们的努力,是要一纵一横,亦大亦小,决不好高骛远,亦不拘虚笃时。” 并列 比喻不顾实际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语本《宋史·道学传·程颢》:“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王蒙《青春万岁》9:“又有时候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堆难题问我,我心里想,不会走就想跑,~,真啰嗦。”△贬义。多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想入非非 ?脚踏实地 兢兢业业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人。~汉。~歹。~事多磨。 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安~。 友爱,和睦:友~。相~。 容易:~办。~使。~懂。 完成,完善:办~了。 表示应允、赞成:~!你干得不错。 很,甚:~冷。~快。~坏。~一会儿。 便于:场地清理干净~打球。 反话,表示不满意:~,这下可坏了!

喜爱,与“恶”(wù ㄨˋ)相对:~奇。~色。~尚(爱好和崇尚)。~高骛远(亦作“好高务远”)。~逸恶劳。 常常,容易(发生事情):刚学会骑车的人~摔跤。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 高度:他身~一米八。 等级在上的:~级。~考。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手。~能物理。 声音响亮:引吭~歌。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就。~论。~寿。~堂。~徒。 热烈、盛大:~昂。兴~采烈。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清~。~风亮节。~尚。~雅。~洁。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祖。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 姓。

乱跑,奔驰:~望(放眼远望)。~骤(急速,急骤)。 同“务”。

距离长,与“近”相对:~方。~道。~程。~景。~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见(远大的眼光)。~虑。~谋。~客。遥~。~走高飞。舍近就~。 时间长:~古。~祖。长~。永~。 关系疏,不亲密:~亲。疏~。~支。 深奥:言近旨~。 姓。

避开:近君子,~小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好』

《唐韻》呼皓切《集韻》《韻會》《正韻》許皓切,𠀤蒿上聲。美也,善也。 《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又相善也。 《詩·衞風》永以爲好也。  又好會也。 《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 《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  又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  又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  又《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𠀤音耗。 《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 《詩·唐風》中心好之。  又孔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璧羨尺好,三寸以爲度。 《註》羨,徑也。璧羨,以起度也。好,璧孔也。  又姓。見《纂文》。  又叶呼厚切,音吼。 《王褒·講德論》毛嬙西施,善毀者不能蔽其好。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揜其醜。  又叶滂佩切,音配。 《楚辭·九章》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𡠜母姣而自好。  又叶呼𠋫切,音詬。 《詩·唐風》豈無他人,維子之好。叶上究。

『高』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𠀤音羔。 《說文》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 《易·繫辭》𤰞高以𨻰,貴賤位矣。 《註》高謂天體也。 《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又《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又姓。 《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又《集韻》《韻會》𠀤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 《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 《釋文》高,古報反。  又如字。  又叶居侯切,音鉤。 《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又叶居何切。 《蘇黃門·嚴顏𥓓》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 《韻會》俗作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