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偶得


   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iào shǒu ǒu dé
成语注音 ㄇ一ㄠˋ ㄕㄡˇ ㄡˇ ㄉㄜˊ
成语简拼 mso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玅手偶得
成语英文 get something by chance with a highly skill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近义词



成语示例


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茅盾《白杨礼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陆游《文章》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成语典故

妙手:技艺高超的人。形容写作技艺高超的人,因灵感意外得到佳作、佳句。宋.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主谓 妙手,技能高超的人。偶得,偶然得到。技能高超熟练的人往往因灵感上来而得到意外的成功。茅盾《白杨礼赞》:“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褒义。多用于形容技艺创作的高超方面。 →脱口成章 摇笔即来 ?刻意求工 字斟句酌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美,好:~语。~不可言。美~。~境。~处(chù)(①好的地点;②美妙的方面)。绝~。~趣横生。 奇巧,神奇:巧~。~计。~用。奥~。~笔生花。灵丹~药。 青春年少:~年。~龄。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拿着:人~一册。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小巧易拿的:~枪。~册。

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像。木~戏。 双,对,成双成对,与“奇(jī)”相对:~数。~语(相对私语)。对~。无独有~。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或。~然。~合。~尔。~感。~发事件。 指丈夫或妻子:佳~。配~。

获取,接受:~到。~失。~益。~空(kòng)。~便。~力。~济。心~。 适合:~劲。~当(dàng )。~法。~体。 满意:~意。扬扬自~。 完成,实现: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必须,须要:可~注意。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了。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拿~起来。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快。香~很。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妙』

《廣韻》《集韻》《正韻》𠀤彌笑切,音廟。神妙也。 《易·說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 《莊子·寓言篇》自吾聞子之言,九年而大妙。 《劉劭人物志》尤妙之人,含精于內,外無飾姿。  又少年也。 《杜甫詩》明公獨妙年。  又纖媚也。 《前漢·李夫人傳》妙麗善舞。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弭沼切。與眇通。嫽妙,女貌。 《漢·三老袁君𥓓》朕以妙身,襲表繼業。 別作玅𢆷。

『手』

《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 《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 《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 《師古註》及掌謂之手。 《易·說卦》艮爲手。 《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 《禮·玉藻》手容恭。  又以手執器亦曰手。 《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 《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 《註》言手擊之。  又叶尸周切,音收。 《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又叶賞呂切,音黍。 《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又叶矧視切,音矢。 《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又《說文》拳也。 《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偶』

《唐韻》五口切《韻會》語口切,𠀤音耦。凡數,雙曰偶,隻曰奇。 《禮·郊特牲》鼎俎奇而籩豆偶,隂陽之義也。  又《爾雅·釋詁》合也。 《註》謂對合也。  又牉合也。 《賈誼·五餌》言偶人無時。 《韓詩》言不失時,以偶爲牉合也。  又《家語》聖人因時,以合偶男女。  又儕輩曰偶。 《前漢·黥布傳》率其曹偶,亡之江中。  又適然也。 《列子·楊朱篇》鄧析謂子產曰:鄭國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  又俑也。象人曰偶,木土像亦曰偶。 《史記·孟嘗君傳》木偶人謂土偶人。一作寓禺。 《前漢·郊祀志》木寓龍。 《史記·封禪書》木禺龍。𠀤同偶。別作𣕃,非。  又姓。明洪武中,偶桓以辟薦爲崇安縣從事。  又叶五舉切,音語。 《光武賜侯霸書》崇山幽都何可偶,黃鉞一下無處所。

『得』

《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𠀤音德。 《說文》行有所得也。 《玉篇》獲也。 《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又賦受亦曰得。 《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 《禮·曲禮》臨財毋苟得。 《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 《孟子》求則得之。  又貪也。 《論語》戒之在得。  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 《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又叶都木切,音篤。 《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 《集韻》或作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