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
形容嬉笑顽皮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他却嬉皮笑脸的,对着裁缝蹲了下来。”巴金《秋》十九:“水阁里面小蕙芳噘着嘴在说话,克定忽然嬉皮笑脸地把脸颊送到小蕙芳的手边,大声说着:‘好,你打!你打!’” 见“嘻皮笑脸”。叶辛《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他不会夸夸其谈,也不会~开玩笑,更不闹吹牛、拍马那一套东西。”
游戏,玩耍:~戏。~闹。~笑。~皮笑脸。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 表面:地~。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 不老实,淘气:顽~。 指橡胶:胶~。~球。 姓。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容。~颜。~眯眯。谈~风生。 讥嘲:~柄。~话。~谈。贻~大方。嘲~。见~。耻~。
面孔,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颊。~孔。~形(亦作“脸型”)。~色。~谱。 物体的前部:鞋~儿。门~儿。 体面,面子,颜面:~面。~皮。~软。丢~。赏~。
《廣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正韻》虛宜切,𠀤音僖。 《博雅》戲也。 《增韻》美也,游也。 《史記·孔子世家》嬉戲常𨻰俎豆。 《前漢·文帝紀》七八十翁,嬉戲如小兒狀。 《張協·七命》乗鳥舟兮爲水嬉。 又《集韻》《韻會》許已切《正韻》許里切,𠀤音喜。 《白居易·雜興詩》澹灩九折池,縈回十餘里。四月芰荷發,越王日遊嬉。 又妹嬉,夏桀妃,見妹字註。 又《廣韻》《集韻》《韻會》許記切《正韻》許意切,𠀤音憙。美姿顏也。 又《集韻》羊朱切,音愉。 《劉楨·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民胥祓禊,國子水嬉。
『皮』《唐韻》符羈切《集韻》《韻會》《正韻》蒲糜切,𠀤音疲。 《說文》剝取獸革者,謂之皮。从又,爲省聲。 《長箋》从爲形義俱遠。當作从又从尸。 《徐曰》又,手也。生曰皮,理之曰革,柔之曰韋。 《書·禹貢》梁州,厥貢熊羆狐狸織皮。 《傳》貢四獸之皮,織金罽。 《周禮·天官》掌皮掌秋斂皮,冬斂革,春獻之。 《註》有毛爲皮,去毛爲革。 又《釋名》被也。被,覆體也。 《韻會》皮膚,肌表也。 《史記·酈生傳》足下以目皮相,恐失天下士。 又《揚子·方言》秦晉言非其事,謂之皮傳。 《註》謂强語也。 《後漢·張衡傳》後人皮傳,無所容篡。 《註》皮膚淺近,强相傅會也。 又《博雅》皮,弁冠也。 《禮·郊特牲》祭之日,王皮弁以聽祭報,示民嚴上也。 又《正韻》狐貉之裘曰皮也。 《莊子·讓王篇》冬日衣皮毛。 又皮侯。 《周禮·冬官考工記》張皮侯而棲鵠。 《論語》射不主皮。 《註》皮,革也。布侯而棲革於其中以爲的,所謂鵠也。 又皮幣。 《前漢·武帝紀》請收銀錫,造白金及皮幣,以足用。 又腹心部曰皮室。 《遼史·百官國語解》軍制有南北左右皮室,及黃皮室,皆掌精兵。 又《博雅》重皮,厚朴也。 又《古今注》長安兒童呼苦葴爲皮弁。 又《本草·釋名》仰天,皮掬,天皮,地衣草別名。卽濕地上苔衣也。 又皮氏,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河東郡。 又皮山,山名。見《山海經》。 又姓。鄭大夫子皮,後漢皮揚,唐皮日休。 又叶蒲何切,音婆。 《詩·召南》羔羊之皮,素絲五紽。 《左傳·宣二年》宋華元謂役者曰: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役者曰:從其有皮,丹漆若何。
『笑』《廣韻》私妙切《集韻》《韻會》仙妙切《正韻》蘇弔切,𠀤音肖。 《廣韻》欣也,喜也。 《增韻》喜而解顏啓齒也。 又嗤也,哂也。 《易·萃卦》一握爲笑。 《詩·邶風》顧我則笑。 《毛傳》侮之也。 《禮·曲禮》父母有疾,笑不至矧。 《註》齒本曰矧,大笑則見。 《左傳·哀二十年》吳王曰:溺人必笑。 《論語》夫子莞爾而笑。 《註》小笑貌。 又獸名。 《廣東新語》人熊,一名山笑。 又《韻補》思邀切。 《詩·大雅》勿以爲笑,叶上囂、下蕘。 《淮南子·汜論訓》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爲義,于今爲笑。 《古逸詩·趙童謠》趙爲號,秦爲笑。以爲不信,視地上生毛。 又入宥韻,音秀。 《江總詩》玉臉含啼還自笑,若使琴心一曲奏。 或作咲。 《前漢·揚雄傳》樵夫咲之。 亦省作关。 《前漢·薛宣傳》一关相樂。 《集韻》笑古作咲。註詳竹部四畫。或省作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