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不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唐 韩愈《答吕毉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所为,少安无躁。”
见“稍安毋躁”。宋·陆游《雨》:“上策莫如常熟睡,~会当晴。”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量。~许。 缺,不够:缺~。减~。 不经常:~有。~见。 短时间:~等。~候。~顷。 丢,遗失:屋里~了东西。 轻视:“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年纪轻或年轻人:~年。~女。~壮(年轻力壮)。 古代辅佐长官的副职:~傅。~保。 次级的:~校。~将(jiàng )。 姓。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 装设:~置。~家立业。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的什么心? 疑问词,哪里:~能如此? 姓。
不要,不可以:~妄言。宁缺~滥。 不:~庸。~宁(nìng )。 姓。
性急,不冷静:~动。~进。~狂(浮躁轻狂)。急~。浮~。骄~。烦~。性情~。
《唐韻》書沼切《韻會》始紹切,𠀤燒上聲。 《說文》不多也。从小丿聲。 《徐曰》丿音夭。 《禮·禮器》禮有以少爲貴者,謂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是也。食力,庶人也。 又少頃,有閒也。 《孟子》少則洋洋焉。 又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 《史記·蘇秦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 又《廣韻》式照切《韻會》《正韻》失照切,𠀤燒去聲。 《玉篇》幼也。 《增韻》老之對也。 《易·本義》兩儀者始,爲一畫,以分隂陽。四象者次,爲二畫,以分太少。 又少儀。 《禮記》篇名。少室,山名。 又副貳也。 《前漢·賈誼傳》於是爲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 《註》副三公者。 又姓。漢下邽令少年唯。 又叶書久切,音守。 《歐陽修·杜祁公墓銘》君子豈弟,民之父母。公雖百齡,人以爲少。母音畝。 又《正字通》入宥韻。 《歐陽修·蔡君山墓銘》父不哭子,老不哭少。嗟夫君山,而不得壽。◎按今文少作幼。《正字通》古小少同。加丿,轉注。
『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寒切,案平聲。 《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 《廣韻》徐也,止也。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 《註》安安,自然性之也。 《益稷》安汝止。 《註》謂止於至善也。 又寧也,定也。 《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 《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又危之對也。 《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又佚樂也。 《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 《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 又何也。 《禮·檀弓》吾將安仰。 《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又與焉同。 《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又姓。 《風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 又安期,安平,俱複姓。 又州名,春秋時鄖國,漢屬江夏郡,宋改爲安州。 又叶烏前切,音煙。 《詩·大雅》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又叶於眞切,音因。 《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弗安兮。
『毋』《唐韻》武扶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𠀤音無。 《說文》止之也。其字从女,內有一畫,象姦之形。禁止之,勿令姦。 《禮·曲禮》毋不敬。 《註》毋,止之辭。古人云:毋,猶今人言莫也。 又《儀禮·士相見禮》毋上于面,毋下于帶。 《鄭註》古文毋爲無。 《賈公彥疏》今不从者。《說文》云毋,禁辭,故不从有無之無也。 又將毋、毋乃,皆發問之辭,與無通。 《韓詩外傳》客有見周公者,曰:入乎將毋。公曰:請入。坐乎將毋。公曰:請坐。言乎將毋。公唯唯。 又姓。 《廣韻》毋丘或爲毋氏。 又漢複姓,八氏。《漢書·貨殖傳》有毋鹽氏,巨富,齊毋鹽邑大夫之後。漢有執金吾東海毋將隆、將作,大匠毋丘興。《風俗通》有樂安毋車伯奇,爲下邳相,有主簿步邵南,時人稱毋車府君步主簿。《何氏姓苑》云有毋終氏,《左傳》魯大夫兹毋還、晉大夫綦毋張,《漢書》有巨毋霸,王莽改爲巨毋氏。 又甯毋,地名。 《穀梁傳》作寧毋。毋音無。 又茂后反。 《公羊傳》音同。 又《集韻》《韻會》𠀤迷浮切,音謀。毋追,夏后氏緇布冠名。 《禮·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 又《集韻》罔甫切,音武。與䳇、鵡同。鸚䳇,鳥名。或从武,亦省作毋。 與父母之母不同。
『躁』《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則到切,音竈。 《說文》作趮,疾也。今俗別作躁。非是。 《釋名》躁,燥也。物燥乃動而飛揚也。 《易·繫辭》躁人之辭多。 《禮·月令》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毋躁。 《註》躁,猶動也。 又《齊語》驕躁淫暴。 《註》躁,謂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