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胆眠薪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áng dǎn mián xīn
成语注音 ㄔㄤˊ ㄉㄢˇ ㄇ一ㄢˊ ㄒ一ㄣ
成语简拼 cdmx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嘗膽瞑薪
成语俄文 собираться с силами для мести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反义词



成语示例


不共天仇,从此后尝胆眠薪休忘。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见“尝胆卧薪”。


成语典故

同“卧薪尝胆”。清 孔尚任《桃花扇.设朝》:“不共天仇,从此后尝胆眠薪休忘。” 见“尝胆卧薪”。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辨别滋味:~食。~新(吃新收获的谷物或应时的果品)。~鲜。品~。卧薪~胆。 试,试探:~试。~敌(试探敌人的力量)。 经历:~受。备~艰苦。 曾经:未~。何~。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囊。苦~。~固醇。肝~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量。~气。壮~。~魄。~大妄为(wéi )。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球~。暖瓶~。

睡觉:安~。长~。失~。 某些动物一定时期内像睡眠那样不食不动:初~。冬~。 倒卧:一日三~三起。 横放:“~琴绿阴”。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胆』

《集韻》蕩旱切,音但。肉胆也。  又當割切,音怛。臈胆,肥貌。  又《廣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𠀤音壇。 《廣韻》口脂澤也。 《正字通》俗以胆爲膽,非。 《唐韻》都敢切《韻會》《正韻》覩敢切,𠀤音黵。 《說文》連肝之府也。 《廣韻》肝膽。 《素問》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白虎通》膽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是以肝膽二者,必有勇也。肝膽異趣,何以知相爲府也。肝者,木之精也。人怒無不色靑目張者,是其效也。 《史記·越世家》坐臥卽仰膽,飮食亦嘗膽也。 《前漢·張耳陳餘傳》將軍瞋目張膽。 《註》張膽,言勇之甚。 《後漢·光武紀》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  又《淮南子·精神訓》膽爲雲。  又《拾遺記》昆吾山有獸,食銅鐵。吳國武庫中兵刃俱食盡,得雙兔,有鐵膽,鑄爲雙劒。  又蟲名。 《博雅》膽蛇,靑蠵也。  又草名。 《博雅》陵遊,龍膽也。  又拭治也。 《禮·內則》桃曰膽之。 《註》啖食治擇之名。 《疏》去毛拭治,令色靑滑如膽也。  又姓。 《呂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膽胥,已請見之。

『眠』

《唐韻》莫賢切《集韻》《韻會》民堅切《正韻》莫堅切,𠀤麫平聲。 《說文》翕目也。 《釋名》泯也。無知泯泯也。 《玉篇》寐也。 《後漢·第五倫傳》竟夕不眠。 《三國志·趙雲傳》先主與雲同牀眠臥。 《列子·周穆王篇》西極古莽國,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東極阜落國,其民常覺而不眠。  又凡草木之偃者亦曰眠。 《三輔故事》漢苑有柳,如人形,一曰三眠三起。  又凡鳥獸之偃息皆曰眠。 《杜甫詩》沙上鳧雛傍母眠。  又《宋史·禮志》諸王聘妃有眠羊臥鹿等物。  又芊眠,茂密貌。 《陸機·文賦》淸麗芊眠。 《註》文采茂密貌。  又色深貌。一曰遙視闇未明也。 《張衡·南都賦》靑冥䀒瞑。 《註》言林木眾色幽昧也。䀒瞑與芊眠同。互見䀒字註。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彌殄切,麫上聲。 《揚子·方言》楚郢謂欺謾爲眠娗。一曰偄劣。  又《列子·力命篇》眠娗諈諉。 《註》眠娗,不開通貌。一曰以言相嗤弄也。  又《集韻》眠見切,音麫。 《類篇》偃息也。  又《博雅》眠眩,亂也。 《揚子·方言》凡飲藥傅藥而毒,東齊海岱之閒謂之眠。或謂之眩。  又《韻會》或作泯。 《史記·司馬相如·大人賦》視眩眠而無見。 《前漢書》作眩泯。 《師古曰》目不安也。  又《集韻》彌盡切,音泯。視也。 《說文》本作瞑。从目冥,會意。

『薪』

《唐韻》息鄰切《韻會》斯人切,𠀤音新。 《說文》蕘也。  又柴也。 《詩·齊風》析薪如之何。 《禮·月令》季秋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 《周禮·地官·甸師註》大木曰薪。  又草亦曰薪。 《孟子》毀傷其薪木。 《趙岐註》恐其傷我薪草樹木也。  又采薪亦曰薪。 《前漢·𠛬法志》罪人獄已決完,爲城旦舂,滿三歲爲鬼薪、白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