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成语注音 ㄨㄛˋ ㄒ一ㄣ ㄔㄤˊ ㄉㄢˇ
成语正音 “尝”,不能读作“cáng”。
成语简拼 wxcd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臥薪嘗膽
成语英文 stoop to conquer
成语法文 couver sa vengeance
成语俄文 спать на хворосте и пить жёлчь
成语日文 臥薪嘗胆(がしんしょうたん)。目的(もくてき)を成(な)し遂(と)げるために,艱難辛苦(かんなしんく)すること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成语示例


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越王回国后,决心洗刷自己在吴国当囚徒的耻辱。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复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坚硬的木柴上,还在门上吊一颗苦胆,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品尝一下,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教训。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民间视察民情,替百姓解决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变得国富兵强,于是越王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吴国,也成功取得胜利,吴王夫差羞愧得在战败后自杀。后来,越国又趁胜进军中原,成为春秋末期的一大强国。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睡倒,躺或趴:~倒。~铺。~室。~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传中”)。~槽。~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虎(喻潜藏着人才)。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个鸡子儿。

柴火:~苏(打柴割草)。~尽火传(chuán )(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原指人形骸有尽而精神未死,后亦用以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

辨别滋味:~食。~新(吃新收获的谷物或应时的果品)。~鲜。品~。卧薪~胆。 试,试探:~试。~敌(试探敌人的力量)。 经历:~受。备~艰苦。 曾经:未~。何~。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囊。苦~。~固醇。肝~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量。~气。壮~。~魄。~大妄为(wéi )。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球~。暖瓶~。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薪』

《唐韻》息鄰切《韻會》斯人切,𠀤音新。 《說文》蕘也。  又柴也。 《詩·齊風》析薪如之何。 《禮·月令》季秋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 《周禮·地官·甸師註》大木曰薪。  又草亦曰薪。 《孟子》毀傷其薪木。 《趙岐註》恐其傷我薪草樹木也。  又采薪亦曰薪。 《前漢·𠛬法志》罪人獄已決完,爲城旦舂,滿三歲爲鬼薪、白粲。

『胆』

《集韻》蕩旱切,音但。肉胆也。  又當割切,音怛。臈胆,肥貌。  又《廣韻》徒干切《集韻》唐干切,𠀤音壇。 《廣韻》口脂澤也。 《正字通》俗以胆爲膽,非。 《唐韻》都敢切《韻會》《正韻》覩敢切,𠀤音黵。 《說文》連肝之府也。 《廣韻》肝膽。 《素問》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白虎通》膽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膽斷。是以肝膽二者,必有勇也。肝膽異趣,何以知相爲府也。肝者,木之精也。人怒無不色靑目張者,是其效也。 《史記·越世家》坐臥卽仰膽,飮食亦嘗膽也。 《前漢·張耳陳餘傳》將軍瞋目張膽。 《註》張膽,言勇之甚。 《後漢·光武紀》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  又《淮南子·精神訓》膽爲雲。  又《拾遺記》昆吾山有獸,食銅鐵。吳國武庫中兵刃俱食盡,得雙兔,有鐵膽,鑄爲雙劒。  又蟲名。 《博雅》膽蛇,靑蠵也。  又草名。 《博雅》陵遊,龍膽也。  又拭治也。 《禮·內則》桃曰膽之。 《註》啖食治擇之名。 《疏》去毛拭治,令色靑滑如膽也。  又姓。 《呂氏春秋》中牟有士曰膽胥,已請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