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垢忍辱


   含:包容;垢:通“诟”;耻辱。指容忍耻辱。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án gòu rěn rǔ
成语注音 ㄏㄢˊ ㄍㄡˋ ㄖㄣˇ ㄖㄨˇ
成语正音 “垢”,不能读作“hòu”。
成语简拼 hgrr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endure contempt and insults
成语俄文 проглотить обиду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含:包容;垢:通“诟”;耻辱。指容忍耻辱。




成语示例


宋徽宗在位时,不可一世,而被掳后偏会含垢忍辱。(鲁迅《南腔北调集 谚语》)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


成语典故

垢:指耻辱。忍受耻辱。《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唐.陈子昂《谢衣表》:“未雪国耻,所以含垢忍辱,图死阙庭。”亦作“含垢忍耻”。《晋书.王敦传》:“先帝含垢忍耻,容而不责,委任如旧,礼秩有加。” 并列 忍受羞耻侮辱。语本《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之人也。”唐·陈子昂《谢衣表》:“未雪国耻,所以~,图死阙庭。”△褒义。多用于描写人的艰辛经历。→逆来顺受 ?不平则鸣。 也作“含垢包羞”、“含垢忍耻”。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衔在嘴里,不吐出也不咽下:~一口水。~漱剂。~英咀(jǔ)华(喻反复琢磨体味文章的妙处)。~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的乐趣)。 藏在里面,包容在里面:包~。~义。~量。~苞。~蕴。~混。~垢纳污(指包容坏人坏事)。 怀有某种感情或意思,不完全表露出来:~怒。~羞。~情。

污秽,脏东西:污~。泥~。牙~。~腻。~秽。~敝(又脏又破)。 同“诟”。

耐,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耐。~痛。~受。容~。~俊不禁(忍不住笑)。 狠心,残酷:~心。残~。

羞耻:羞~。耻~。 使受到羞耻:~骂。侮~。折~。 谦辞,表示承蒙:~承。~赐。 玷污,辜负:~没(mò)。~命。玷~。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男切,音涵。 《說文》嗛也。 《廣韻》銜也。 《莊子·馬蹄篇》含哺而熙。  又《禮·月令》羞以含桃,先薦寢廟。 《註》含桃,櫻桃也。 《釋文》含,亦作函。一說鸎鳥所含,故亦名鸎桃。  又《正韻》包也,容也。 《易·坤卦》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又《文言》含萬物而化光。 《書·盤庚》惟爾含德。  又《後漢·梁鴻詩》麥含含兮方秀。 《註》含含,麥盛貌。  又《廣韻》《集韻》𠀤胡紺切,涵去聲。 《廣韻》本作琀。 《集韻》通作唅。 《禮·檀弓》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弔含。 《疏》含,以玉實口也。 《春秋·文五年》王使榮叔歸含。 《註》珠玉曰含,含口實也。 《周禮·春官·典瑞》共飯玉含玉贈玉。 《註》含玉柱左右顚及在口中者。○按《禮·檀弓》《釋文》:含,和闇反。《春秋》《周禮》《釋文》:含,戸暗反。《春秋》亦作唅。

『垢』

《唐韻》古厚切《集韻》《韻會》《正韻》舉后切,𠀤音苟。塵滓也。 《左傳·宣十五年》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韓非子·大體篇》不洗垢,而察難知。 《莊子·大宗師》仿偟乎塵垢之外。  又國名。 《華嚴經》國名無垢,琉璃爲地。  又《集韻》丘𠋫切,音宼。解垢,詭曲之辭。  又居六切,音匊。中不淨也。 《詩·大雅》維彼不順,征以中垢。  又叶公戸切,讀若古。 《楚辭·哀時命》務光自投于深淵兮,不獲世之塵垢。孰魁崔之可久兮,願退身而窮處。

『忍』

《唐韻》而軫切《集韻》《韻會》《正韻》爾軫切,𠀤人上聲。 《說文》能也。 《徐曰》能音耐。从心刃。 《長箋》如刀剌心,忍意也。 《周武王·書銘》忍之須臾,乃全汝軀。  又《廣韻》强也,有所含忍。 《左傳·昭元年》魯以相忍爲國。  又安于不仁曰忍。 《詩·大雅》維彼忍心,是顧是復。 《詩·小雅》君子秉心,維其忍之。  又忍忍,猶不忍也。 《後漢·崔琦傳》情懷忍忍。  又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而振切,音仞。堅柔也,本作肕。亦作忍。 《周禮·地官·山虞註》柔忍,通作刃。 《詩·小雅·荏染柔木註》柔刃之木荏苒然。 《釋文》忍音刃。 《禮·月令·納材葦註》此時柔刃,𠀤與韌靭忍同。

『辱』

《唐韻》而蜀切《集韻》儒欲切,𠀤音蓐。 《廣韻》恥也。 《禮·曲禮》孝子不登危,懼辱親也。  又汙也。 《左傳·襄三十年》使吾子辱在塗泥久矣。  又屈也。 《禮·曲禮》君言至,則主人出拜君言之辱。 《註》屈辱尊命之臨也。  又僇也。 《說文》辱,从寸,在辰下。失耕時於封疆上僇之也。  又姓,見《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