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雪欺霜


   傲视白雪;欺凌寒霜。形容不怕严寒。又比喻人不畏逆境。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ào xuě qī shuāng
成语注音 ㄠˋ ㄒㄩㄝˇ ㄑ一 ㄕㄨㄤ
成语正音 “欺”,不能读作“qǐ”。
成语简拼 axqs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ready to face danger; pain or suffering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傲视白雪;欺凌寒霜。形容不怕严寒。又比喻人不畏逆境。




成语示例


千百年来,曾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那傲雪欺霜的梅花啊!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成语典故

谓不怕寒冷,越冷越有精神。比喻人经历了长期磨炼,对于逆境毫不在乎。元.吴昌龄《张天师》三折:“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亦作“傲雪凌霜”。宋.韩玉《临江仙》词:“自古佳人多薄命,枉教傲雪凌霜。” 并列 傲视白雪,欺凌寒霜。形容不畏寒冷,越冷越有精神。又比喻人对逆境满不在乎。元·吴昌龄《张天师》:“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 ~夺第一。”△褒义。用于描写人品性格。→坚贞不屈 ?忍辱偷生 含垢忍辱 逆来顺受。 也作“傲霜斗雪”、“傲雪经霜”、“傲雪凌霜”、“欺霜傲雪”、“傲霜凌雪”。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自高自大:骄~。~岸(形容性格高傲)。~骨。~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视。高~。孤~。 藐视,不屈:~然。~霜斗雪。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洗去,除去:报仇~恨。为国~耻。平反昭~。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 姓。

诈骗,蒙混:~骗。~诈。~哄。~瞒。~诬。~诳。~蒙。童叟无~。 压迫,侮辱:~负。~侮。~压。~凌。~生。~善怕恶。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降。~冻。~序(指深秋季节)。~秋。~期。~天。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西瓜~。 形容白色:~鬓。~刃。~锋。 喻高洁:~操(高洁的节操)。~骨。~情。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傲』

《唐韻》五到切《集韻》牛到切《韻會》疑到切《正韻》魚到切,𠀤敖去聲。慢也,倨也。 《書·益稷》無若丹朱傲。 《禮·曲禮》傲不可長。  又《荀子·勸學篇》不問而告謂之傲。 本作傲。或借奡,慠通。傲字原刻从𢾕作。

『雪』

《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𠀤音㡜。 《說文》本作䨮。凝雨。 《元命包》隂凝爲雪。 《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 《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 《詩·邶風》雨雪其雱。  又《廣韻》除也。 《韻會》洗也。 《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 《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又《廣韻》拭也。 《家語》以黍雪桃。 《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又小雪、大雪,𠀤節𠋫名。見《後漢·律曆志》。  又山名。 《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又陽春白雪,古曲名。  又姓。 《正字通》明洪武中巡𥳑雪霽。

『欺』

《唐韻》去其切《集韻》《韻會》丘其切,𠀤音僛。 《說文》詐欺也。 《新書·道術篇》仁義修立謂之任,反任爲欺。 《論語》吾誰欺。 《史記·循吏傳》子產治鄭,民不能欺。子賤治單父,民不忍欺。西門豹治鄴,民不敢欺。  又自昧其心曰欺。 《大學》毋自欺也。 《蘇洵曰》書有以加乎其言,言有以加乎其心,聖人以爲自欺。 《呂祖謙論鄭莊公殺叔段曰》將欲欺人,必先欺心。  又欺,㨆也。 《揚子·方言》晉、魏、河內之北謂㨆曰殘,楚謂之貪,南楚江、湘之閒謂之欺。 《郭註》言欺㨆難厭也。今關西人呼打爲㨆,音廩,或洛感反。  又詆欺,漢法名。漢有誹謗詆欺法,至哀帝始除之。  又謾也,陵也。 《李翊·俗呼小錄》見陵於人爲欺負。  又欺𤟧,大首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仡欺𤟧以雕𥄴。 《註》欺𤟧,大首也。雕𥄴,如雕之視也。𥄴與瞲同。 《集韻》或作倛。

『霜』

《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𠀤音驦。 《玉篇》露凝也。 《釋名》其氣慘毒,物皆喪也。 《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隂氣勝,則凝爲霜雪。 《易·坤卦》履霜堅冰至。 《詩·秦風》白露爲霜。  又《字彙補》國名。 《西域記》屈霜國。  又姓。見《姓苑》。  又《正字通》歷年曰霜。 《李白詩》陛下之壽三千霜。  又《集韻》《類篇》𠀤色壯切,音孀。隕霜,殺物也。或作灀。 《潘岳·馬汧督誄》馬生爰發,在險彌亮。精貫白日,猛烈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