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冠博带


   峨:高;博:宽阔。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后比喻穿着礼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é guān bó dài
成语注音 ㄜˊ ㄍㄨㄢ ㄅㄛˊ ㄉㄞˋ
成语正音 “冠”,不能读作“guàn”。
成语简拼 egbd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峩冠博帶
成语英文 high cap and wide belt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峨:高;博:宽阔。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后比喻穿着礼服。




成语示例


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成语典故

高耸的帽子和宽阔的衣带,是古代士大夫的装束。元代关汉卿《谢天香》剧第一折:“必定坐峨冠博带一个名士大夫。” 见“高冠博带”。《三国演义》37回:“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嵋〕山名,在中国四川省。亦作“峨眉”。 高:~~。~冠博带。巍~。嵯~。

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军。 姓。

多,广,大:广~。渊~。~学(学问广博)。~览。~爱。~物。 知道得多:~古。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取。~得。聊~一笑。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奕。赌~。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峨』

《廣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𠀤音莪。 《說文》嵯峨,山高。 《陸機·從軍行》崇山鬱嵯峨。  又峨眉,山名,在四川嘉定州眉縣南百里,或作峩山,有三峰,曰大峩,中峩,小峩。 《名山記》兩山相對如蛾眉,故名。  又閩之歸化泰寧,粵之太平,豫之郟縣皆有蛾眉山,名同而地別。  又峩峩,高貌。 《詩·大雅》奉璋峩峩。 《註》執圭璋助祭者,儀容峩峩然。  又《陸機·答賈長淵詩》淑問峩峩。  又《韻會》通作俄。 《前漢·揚雄傳》俄軒冕,雜衣裳。  又叶魚羈切,音宜。 《劉向·九歎》懷芬香而挾蕙兮,佩江蘺之菲菲。握申椒與杜若兮,冠浮雲之峩峩。  又叶阮古切,音五。 《韓愈·元和聖德詩》瀆鬼濛鴻,嶽祇嶫峨。飫沃羶薌,產祥降嘏。嘏音古。 《集韻》或作𠩙。

『冠』

《唐韻》《集韻》《韻會》古丸切《正韻》沽歡切,𠀤音官。 《說文》絭也,所以絭髮。从冖,元。冠有法制,故从寸。 《徐曰》取其在首,故从元。古亦謂冠爲元服。 《白虎通》冠者,卷也。卷持其髮也。 《釋名》冠,貫也,所以貫韜髮也。 《後漢·輿服志》上古穴居野處,衣毛冒皮。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𩑞胡,遂制冠冕纓緌。  又姓。 《風俗通》古者鶡冠子之後。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玩切,官去聲。 《禮·曲禮》二十曰弱冠。 《冠儀》冠者,禮之始也。故聖王重冠。 《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 《韻會》男子二十加冠曰冠。  又爲衆之首曰冠。 《前漢·魏相丙吉傳贊》高祖開基,蕭曹爲冠。 《史記·灌夫傳》夫名冠三軍。  又姓。 《韻會》列仙傳有仙人冠先。  又叶俱倫切,音麇。 《張紘枕箴》瓌材允麗,惟淑惟珍。安安文枕,式彼弁冠。  又《韻補》叶居員切,眷平聲。 《劉歆·孟母贊》子學不進,斷機示焉。子遂成德,爲當世冠。  又叶扃縣切,音睊。 《蘇轍·燕山詩》丹子號無策,亦數游俠冠。玉帛非足云:女子罹蹈踐。

『博』

《唐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𠀤邦入聲。 《說文》大通也。从十尃。尃,布也,亦聲。 《徐曰》十者,成數也。 《玉篇》廣也,通也。 《增韻》普也。 《荀子·修身篇》多聞曰博。  又《韻會》貿易也。古琴曲有不博金。  又六博,局戲。 《家語》君子不博,爲其兼行惡道故也。  又州名。 《韻會》春秋,齊之聊攝隨爲博州。  又姓。 《韻會》古有博勞,善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