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反复思考。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左思右想,放心不下。”
指反覆考虑。《醒世恒言》卷二八:“左思右想,把肠子都想断了,也没个计策。”清.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四回:“一路上左思右想,总猜不出他的原故,十分着急。”巴金《家》四○:“天还没有亮,他就醒了,躺在床上,左思右想地挨到了天明。” 并列 反复考虑。姚雪垠《李自成》中:“慧梅一边听高一功的劝说,一边在~,觉得他的话也有道理。”△多用于描写心理方面。→思前想后
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手。~方。~右。~膀右臂。 地理上指东方:山~。江~。 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派。~翼。~倾。 斜,偏,差错:~脾气。~嗓子。 降低官职:~迁。 古同“佐”,佐证。 姓。
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忖。~索。~维。沉~。寻~。见异~迁。 想念,挂念:~念。~恋。相~。 想法:~绪。~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 姓。
〔于~〕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者如故矣”。
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手。~边。 地理上指西方:山~。江~。 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倾。~派。~翼。 古代称等级高的:~族。~职。无出其~(没有高过它的)。 崇尚,重视:“窃以~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 古同“侑”,劝酒,劝食。 古同“佑”,帮助,偏袒。
动脑筋,思索:感~。思~。~法。~象(配置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入非非。异~天开。幻~。 推测,认为:~必。~见(由推想而知道)。~来(表示只是根据推测,不敢完全肯定)。~当然(凭主观推测,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不堪设~。 希望,打算:休~。理~。~望。妄~。 怀念,惦记:~念。朝思暮~。 像:云~衣裳花~容。
《唐韻》《正韻》臧可切《集韻》《韻會》子我切,𠀤音𡯛。 《增韻》左右定位。左,右之對,人道尚右,以右爲尊。 《禮·王制》男子由右,婦人由左。 《史記·文帝紀》左賢右戚。 《註》韋昭曰:左猶高,右猶下也。 又《增韻》手足便右,以左爲僻,故凡幽猥,皆曰僻左。 《前漢·諸侯王表》作左官之律。 《註》師古曰:左官猶言左道。僻左,不正也。漢時依古法,朝廷之列以右爲尊,故謂降秩爲左遷。佐諸侯爲左官也。 《韻會》策畫不適事宜曰左計。 又《正韻》左,戾也。 又乗車尚左。 《禮·曲禮》祥車曠左。 《疏》曠,空也。車上貴左,僕在右,空左以擬神也。 又吉尚左。 《禮·檀弓》孔子與門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我則有姊之喪故也,二三子皆尚左。 《註》喪尚右,右,隂也。吉尚左,左,陽也。 又不助也。 《左傳·襄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左之。 《疏》人有左右,右便而左不便。故以所助者爲右,不助者爲左。 又證也。 《前漢·楊惲傳》左驗明白。 《註》左,證左也。言當時在其左右,見此事者也。 又姓。 《廣韻》齊之公族有左右公子,後因氏焉。 又漢複姓二氏,左傳公子目夷爲左師,其後爲氏。秦有左師觸讋。晉先蔑爲左行,其後爲氏。漢有御史左行恢。 又《唐韻》則箇切《集韻》《韻會》《正韻》子賀切,𠀤音佐《說文》手相左助也。 《爾雅·釋詁》詔亮,左右相導也,詔相導,左右助勴也,左右亮也。 《疏》皆謂佐助,反覆相訓,以盡其義。 《易·泰卦》以左右民。 《疏》左右,助也。 《書·畢命》周公左右先王。 又叶總古切,音祖。 《王逸·九思》逢流星兮問路,顧我指兮從左。俓娵觜兮直馳,御者迷兮失軌。軌音矩。 又叶祖戈切,挫平聲。 《詩·小雅》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宜叶牛何反。
『思』《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息移切,𠀤音司。 《說文》睿也。 《書·洪範》思曰睿。 《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 又願也。 《詩·大雅》思皇多士。 《箋》願也。 《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 又語巳辭。 《詩·周南》不可泳思。 又《大雅》神之格思。 又語起辭。 《詩·大雅》思齊太任。 又《魯頌》思樂泮水。 又《諡法》謀慮不愆曰思。 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 又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 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𠀤相吏切,音四。 《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 又悲也。 《詩·小雅》䑕思泣血。 《註》思,去聲,䑕思,哀以思。言悲也。 又《書·堯典》欽明文思。 《註》道德純備謂之思。 《音義》思,息嗣反。 又如字。 又叶相居切,音須。 《徐幹·室思詩》妾身雖在遠,豈違君須臾。旣厚不中薄,想君時見思。 又叶桑才切,音腮。多鬚貌。 《左傳·宣二年》宋城者謳曰:于思于思,棄甲復來。 又念也。 《易·咸卦》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說文》从心囟聲。囟頂門骨空,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
『右』《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𠀤音峟。與祐佑通。 《說文》助也。 《爾雅·釋詁》右,導也,勴也,亮也。 《書·益稷》予欲左右有民。 《註》左音佐。 《太甲》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師。 《詩·大雅》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又左之對也。 《書·禹貢》夾右碣石入于河。 《禮·少儀》贊幣自左,詔辭自右。 《註》立者尊右。 又上也。 《前漢·公孫弘傳》守成上文,遭遇右武。 《註》師古曰:右亦上也。 又《循吏傳》文翁以爲右職。 《註》師古曰:右職,縣中高職也。 又强也。 《後漢·明帝紀》無令豪右,得固其利。 又官名。 《周禮·夏官》司右,掌羣右之政令。 《註》羣右,戎右,齊右,道右也。 又姓。 《正字通》漢右公弼,宋右嘉祥,明右巖。 又《廣韻》漢複姓,五氏。左傳𡭢樂大心爲右師,其後因官爲氏,漢有中郞右師譚。晉賈華爲右行,因官爲氏,漢有御史中丞右行綽。何氏姓苑有右閭、右扈、右南等氏。 又山名,獸名。 《山海經》長右之山有獸,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 又與侑通。 《周禮·春官·大祝》以享右祭祀。 《註》右讀爲侑。勸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云久切,音有。義同。○按《集韻》有上去二音,義實相通。《正韻》於上聲訓左右手,去聲訓右助,二音分二義,非。 又叶以周切,音由。 《詩·周頌》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按《唐韻》正音以。今從朱註。 又叶羽軌切,音以。 《詩·衞風》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弟叶滿彼反。 《秦風》溯徊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宋玉·笛賦》隆崛萬丈,盤石雙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按《唐韻》正云:右古音以歷引經傳子集證之,是直當讀作以,非止叶音矣。 又叶于記切,音異。 《詩·小雅》我有嘉賔,中心喜之。鐘鼓旣設,一朝右之。喜叶去聲。 又叶演女切,音與。 《陸雲·陸丞相誄》乃幹中軍,入作內輔。公侯陟降,在帝左右。 《說文》本作𠮢,从口从又。 《徐鍇曰》言不足以左復手助之。
『想』《廣韻》《正韻》悉兩切《集韻》《韻會》寫兩切,𠀤音鯗。 《說文》冀思也。註希冀而思之也。 《後漢·王霸傳》夢想賢士。 《晉書·謝安傳》悠然遐想。 又《增韻》意之也。物未至而意之也。 又《周禮·春官》眡祲掌十輝之灋,以觀妖祥,辨吉凶。十曰想。 《註》鄭司農云:想者,輝光也。鄭康成曰:想雜氣有所似,可形想也。 《六書精薀》心有所欲而思也。字意从心从相,言有所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