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肠:心肠都枯干了。比喻写作思路贫乏。形容极力冥思苦想的样子。
明 邵璨《香囊记》:“老夫如今年迈,没心绪搜索枯肠,偷今换古,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
搜索:搜寻,求索。枯肠:肠为之枯。比喻作诗文冥思苦想。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明.邵璨《香囊记.琼林》:“老夫如今年迈,没心绪搜索枯肠,偷今换古,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红楼梦》八四回:“宝玉只得答应着,低头搜索枯肠。贾政背着手,也在门口站着作想。”《官场现形记》五九回:“当时各自搜索枯肠。约摸一个钟头,还是沈中堂头一个做好。众人抢着看时,果然是一首五律。” 述宾 枯肠,比喻文思空枯。比喻苦思苦想、搜索诗文语句。语本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三碗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琼瑶《船》:“在重庆的时候,可欣~,竭力找寻着她和嘉文的片片段段。”△多用于写作方面。→搜肠刮肚 挖空心思 绞尽脑汁 ?率尔操觚 率尔成章不假思索
寻求,寻找:~集。~寻。~求。~讨。~罗。~刮。~索枯肠。 检查:~查。~身。~腰。~捕。~索。
大绳子或大链子:~子。~道。钢~。绞~。线~。 搜寻,寻求:~引。思~。搜~。探~。 讨取,要:~还。~求。~取。勒~。 尽,毫无:~然无味。 单独:离群~居。 姓。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燥。~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子。~衣。肝~寸断。羊~小道。脑满~肥。
《集韻》疎鳩切,音蒐。與𢯱同。 又先侯切,潄平聲。義𠀤詳𢯱字註。 又《集韻》先彫切,音蕭。搜搜,動貌。亦省作叟。 又蘇曹切,音騷。 又蘇后切,音叟。義𠀤同。 又先奏切,音潄。人名。 《莊子·讓王篇》王子搜援綏登車。 又《集韻》《韻會》𠀤山巧切,音稍。攪搜,亂也。 《韓愈詩》炎風日搜攪。 《註》搜上聲。
『索』《廣韻》蘇各切《集韻》《韻會》昔各切,𠀤音𧛻。 《說文》作𣑇,草有莖葉可作繩索。从𣎵糸。 《韻會》隷作索。 《小爾雅》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 《急就篇註》索,總謂切撚之令緊者也。 《書·五子之歌》若朽索之馭六馬。 《詩·豳風》宵爾索綯。 又《易·震卦》震索索。 《疏》心不安之貌。 《釋文》懼也。 又《書·牧誓》惟家之索。 《傳》索。盡也。 又《周禮·夏官·方相氏》以索室毆疫。 《註》索,廋也。 又《禮·檀弓》吾離羣而索居。 《註》索,散也。 又《左傳·昭十二年》八索九丘。 《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武都郡有索縣。 又姓。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索氏。 又《廣韻》山戟切《集韻》色窄切,𠀤音色。同𡩡,求也。 《禮·曲禮》大夫以索牛。 《註》索,求得而用之。 又《集韻》蘇故切,音素。 《釋名》索,素也。八索,著素王之法也。 《屈原·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註》索,音素。○按《說文》在木部,今倂附入。索从𣎵,《說文》在𣎵部。
『枯』《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𠀤音刳。 《說文》槀木也。 《史記·諸侯表》摧枯朽者易爲力。 又《周禮·天官·鄭註》童枯不稅。 《疏》山林不茂爲童,山澤無水爲枯。 又《集韻》後五切,音戸。竹名。通作楛。詳楛字註。 又叶苦禾切,音科。 《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