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虎雕龙


   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ù hǔ diāo lóng
成语注音 ㄒ一ㄡˋ ㄏㄨˇ ㄉ一ㄠ ㄌㄨㄥˊ
成语正音 “虎”,不能读作“hū”;“雕”,不能读作“diào”。
成语简拼 xhdl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綉虎鵰龍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这篇文章绣虎雕龙,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单本《蕉帕记·寻春》:“学富之余;才雄七步;休夸绣虎雕龙;那值时危国破。”


成语典故

比喻善于为文,辞采华丽。明单本《蕉帕记·寻春》: “学富三余,才雄七步,休夸绣虎雕龙,那值时危国破。”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人颂曰: 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 宋曾慥《类说》卷四引《玉箱杂记》: “曹植七步成章, 号绣虎。 ”炙毂(gu)过: 指古时车上盛贮油膏用以润滑车轴的器具,经热则油流出,比喻善于议论、滔滔不绝。七步: 魏文帝曹丕曾命令其弟曹植于七步中作诗。绣: 词华隽美。虎: 才气雄杰。战国时,齐国驺奭的文章精雕细饰,如同雕镂龙文,当时人称他雕龙。又,三国魏曹植在七步内做成诗章,号称绣虎。 并列 比喻善于写诗作文,词采华丽。宋·曾慥《类说》卷4引《玉箱杂记》:“曹植七步成章,号绣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髠。”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驺衍……尽言天事,故曰‘谈天’。驺奭修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明·单本《蕉帕记·寻春》:“学富三余,才雄七步,休夸~,那值时危国破。”△常用于指曹植。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用丝线等在绸和布上缀成花纹或文字:~字。~花。刺~。 绣成的物品:粤~。苏~。湘~。锦~山河。锦心~口(形容文思、词藻都优美、华丽)。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古同“唬”,威吓。 古同“琥”,琥珀。

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悍。一箭双~。 刻竹、木、玉、石、金属等:木~。浮~。玉~。~版。~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镌。~塑。~虫小技。 有彩绘装饰的:~弓。~鞍。~青(在人体上刺花纹,涂上青色)。 同“凋”。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虎』

《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𠀤音滸。 《玉篇》惡獸也。 《說文》山獸之君,从虍从儿,虎足象人也。 《徐鉉註》象形。 《易·乾卦》風從虎。 《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 《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蛻而角生。  又姓。 《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攺武州。  又灘名。 《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又山名。 《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爲白虎,名虎丘。  又便器名。 《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爲虎子,以爲便器。  又與琥通。 《吳志·裴松之註》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 《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 《篇海》儿rén,古人字,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誤。 《干祿字書》通作𧆞。

『雕』

《唐韻》都僚切《集韻》《韻會》《正韻》丁聊切,𠀤音貂。 《說文》鷻也。从隹周聲。 《玉篇》鷲也。能食草。 《禽經》雕以周之。 《埤雅》雕,似鹰而大,黑色,俗呼皁雕。一名𪆃,其飛丄薄雲漢。今大雕翱翔水上,扇魚令出,沸波攫而食之。一名沸河。 《史記·李廣傳》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又《荀子·議兵篇》雕雕焉縣貴爵重賞於其前。 《註》雕雕,章明之貌。  又《爾雅·釋器》玉謂之雕。 《又》雕謂之琢。 《孟子》必使玉人雕琢之。 《埤雅》雕之義,出於雕鶚之雕,雕性刻制故也。  又官名。 《周禮·冬官考工記》雕人。  又雕題,國名。 《禮·王制》雕題交阯。 《註》雕文,謂刻其肌,以丹靑涅之也。  又人名。 《前漢·功臣表》常樂侯稠雕。  又姓。 《前漢·武帝功臣表》臧馬康侯雕延年。  又複姓。 《論語》子使漆雕開仕。 《集韻》或作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