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kāi mén jiàn shān
成语注音 ㄎㄞ ㄇㄣˊ ㄐ一ㄢˋ ㄕㄢ
成语正音 “见”,不能读作“xiàn”。
成语简拼 kmjs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開門見山
成语英文 declare one's intention immediately
成语法文 aller droit au but(parler sans détour)
成语俄文 говорить без обиняков
成语日文 単刀直蕑(たんとうちょくにゅう),端的(たんてき)にものを言う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成语示例


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成语典故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绕弯子,一开头就扣住主题。清李渔《闲情偶寄·格局》:“务使开门见山,不当借帽覆顶。” ●唐刘得仁《青龙寺僧院》诗:“常多簪组客,非独看高松。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 簪组客: 指官宦。簪,冠簪; 组,冠带。诗写寺院环境幽雅,开门便能看见青松、山峰。 连动 一打开门就看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拖泥带水。宋·严羽《沧浪诗话》:“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高和《越轨诉讼》:“‘我们那桩案子定了吗?’”女行长倒也爽气,~就问。”△多用于说话、写作干脆利落,一针见血。 →直截了当 单刀直入 ?拐弯抹角隐约曲折 隐约其辞 支吾其辞 闪烁其辞博士买驴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分割:对~。三十二~本。 通,使通:~导。~窍。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扩大、发展:~扩。~拓。 发动或操纵:~动。~车。 起始:~始。~宗明义。 设置、建立:~创。~国。~设。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支付:~销。~支。 沸腾,滚:~水。 举行:~运动会。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量词:一~大炮。 姓。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山』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𠀤與刪音同。 《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 《徐曰》象山峰𠀤起之形。 《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 《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 《書·禹貢》奠高山大川。 《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 《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又連山,古易名。 《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 《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又姓。古烈山氏之後。  又公山,複姓。  又《集韻》《韻會》𠀤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又《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又叶疏臻切,音甡。 《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 《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𠀤互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