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破烂的。屣:鞋。像扔破鞋一样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抛弃。亦作“弃若敝屣”、“去如敝屣”、“如弃敝屣”。
林语堂《谈中西文化》:“所以他们看得出中国诗文的好处,而我们反自己看不见弃如敝屣了。”
形容毫不可惜地抛弃。宋陈亮《祭钱伯同母硕人文》: “方其盛时,二浙惟钱。被兵日少,有此山川……弃如敝屣, 圣明当天。 ” ●《孟子·尽心上》: “桃应问曰: ‘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 孟子曰: ‘执之而已矣。’ ……(桃应):‘然则舜如之何? ’ [孟子]: ‘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 舜: 传说中有虞氏部落长,炎黄联盟首领。皋陶: 传说中东夷部族首领之一。舜时曾任掌管刑法的士,以正直著称。瞽瞍: 传说中舜的父亲。敝屣(xi): 破鞋子。孟子认为,作为君王应当不循私情; 作为儿子宁可弃天下如弃破鞋一样而尽孝道。 见“弃之如敝屣”。敝,破烂。屣,鞋子。语本《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宋·陈亮《祭钱伯周母硕人文》:“方其盛时,二浙惟钱。被兵日少,有此山川……~,圣明当天。”
舍去,扔掉:抛~。遗~。~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养(父母死亡的婉辞)。~置不顾。~瑕录用。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到,往:~厕。 假若,假设:~果。~若。假~。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与,和:“公~大夫入”。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表示举例:例~。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姓。
破旧,坏:~旧。~俗。~衣。~屣。~帚自珍。 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人(我)。~姓。~处。~校。~国。
鞋:敝~。
《說文》古文棄字。 《左傳·襄四年》是弃𨻰也。 《史記·周本紀》周后稷名弃,其母姜原欲弃之,因名曰弃。餘詳木部八畫。 《唐韻》詰利切《韻會》磬致切《正韻》去冀切,𠀤音器。 《說文》捐也。 《爾雅·釋言》忘也。 《詩·周南》不我遐棄。 《禮·冠禮·祝辭》棄爾幼志,順爾成德。
『如』《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𠀤音鴽。 《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 《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 《易·離卦》突如其來如。 《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 《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又月名。 《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又語助辭。 《論語》恂恂如也。 《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又凉如。縣名。 《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又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 《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又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又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又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𠀤見《禪燈錄》。 又𤣎如,獸名。瞿如,鳥名。𠀤見《山海經》。 又通作而。 《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 《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又《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𠀤音茹。 《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 《註》舉去聲。 又《集韻》《類篇》𠀤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敝』《廣韻》《集韻》《韻會》𠀤毘祭切,音幣。 《說文》帗也。一曰敗衣也。 《玉篇》與㡀同。 《詩·鄭風》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爲兮。 又《玉篇》壞也。 《易·井卦》甕敝漏。 又《禮·郊特牲》冠而敝之,可也。 《釋文》棄也。 又《左傳·僖十年》敝於韓。 《註》敝,敗也。 又《左傳·襄九年》以敝楚人。 《註》敝,罷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筋欲敝之敝。 《疏》筋之椎打嚼齧,欲得勞敝。 又姓。 《廣韻》齊有敝無存。 又與蔽通。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長其畏而薄其敝。 《註》敝,讀爲蔽塞之蔽,謂弓人所握持者。 《疏》畏,謂柎之上下。敝,謂人所握持手蔽之處。 又《集韻》部弭切,音埤。敝跬,用力貌。 又《集韻》蒲結切,音蹩。 《詩·國風》敝苟在梁。徐邈讀。 又《正韻》必弊切,音瞥。 《前漢·東方朔傳》主自執宰敝膝。 《註》師古曰:敝膝,賤者之服。敝與蔽同。 又《韻補》叶筆別切。 《老子·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玉篇》或作𡚁。俗作弊。
『屣』《廣韻》《集韻》𠀤所綺切,音縰。 《玉篇》履也,或作蹝。 《孟子》猶棄敝蹝。 《註》草履也。 《廣韻》履不躡跟也。與躧同。 《前漢·雋不疑傳》躧履起迎。 《註》曳之而行,言其遽也。 又《廣韻》《集韻》𠀤所寄切。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