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弓饮羽


   形容勇猛善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wān gōng yǐn yǔ
成语注音 ㄨㄢ ㄍㄨㄥ 一ㄣˇ ㄩˇ
成语简拼 wgyy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彎弓飲羽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勇猛善射。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却敌吹笳刘越石,弯弓饮羽李将军。清梁标《送萧都阃之云中》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为石,石为之开,而况人乎!”


成语典故

源见“射石饮羽”。形容勇猛善射。清 梁清标《送萧都阃之云中》诗:“却敌吹笳刘越石,弯弓饮羽李将军。” 其他 形容勇猛善射。清·梁清标《送萧都阃之云中》诗:“却敌吹笳刘越石,~李将军。”△褒义。多用于描写勇猛善射的人。→拈弓搭箭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箭。~弩。飞鸟尽,良~藏。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子。~鞋。 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 弯曲:~身。 姓。

喝,又特指喝酒:~水思源。~酒。~泣(泪流满面,流到口里,形容悲哀到了极点)。~鸩止渴。 指可喝的东西:冷~。~料。~食。 含忍:~恨。~誉(享有盛名,受到称赞)。 隐没(mò):~羽。

给牲畜水喝:~马。~牛

鸟的毛:~毛。~绒。~书。~衣。~扇。~族(指鸟类)。~旗。~檄(羽书)。 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翼。~翰(翅膀)。~士(a.会飞的仙人;b.道士)。 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猎。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弓』

《唐韻》居戎切《集韻》《韻會》居雄切《正韻》居中切,𠀤音宮。 《說文》弓,以近窮遠。象形。 《釋名》弓,穹也。張之穹穹然也。 《山海經》少皡生般,是始爲弓。 《荀子·解蔽篇》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於射。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旣聚,巧者和之。幹也者以爲遠也,角也者以爲疾也,筋也者以爲深也,膠也者以爲和也,絲也者以爲固也,漆也者以爲受霜露也。  又車蓋橑。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弓鑿廣四枚。 《註》弓,蓋橑也。 《疏》漢世名弓蓋爲橑子也。  又射侯之數。 《儀禮·鄕射禮》侯道五十弓。 《疏》六尺爲步,弓之古制六尺,與步相應,而云弓者,侯之所取數,宜於射器也。 《周禮·天官·司裘註》凡侯道,虎九十弓,熊七十弓,豹麋五十弓。  又量地之數。 《度地論》二尺爲一肘,四肘爲一弓,三百弓爲一里。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卽三百弓也。 《西域記》鼓小者聞五百弓。 《註》五百弓,二里半也。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河閒國有弓高縣。 《史記·韓王信傳》漢封頹當爲弓高侯。  又水名。 《史記·霍去病傳》濟弓閭。  又姓。 《廣韻》魯大夫叔弓之後。 《韻會》漢有光祿勳弓祉。  又與肱通。 《公羊傳·昭三十一年》黑弓以濫來奔。 《註》黑弓,二傳作黑肱。  又與穹通。 《史記·天官書》穹閭。 《註》索隱曰:一作弓閭。弓音穹,蓋謂以氊爲閭,崇穹然。

『羽』

《廣韻》《集韻》《韻會》𠀤王矩切,音禹。 《說文》鳥長毛也。 《廣韻》鳥翅也。 《易·漸卦》其羽可用爲儀。 《書·禹貢》齒革羽毛。 《傳》羽,鳥羽。 《周禮·天官·庖人》冬行鱻羽。 《註》羽,鴈也。  又《地官·司徒》宜羽物。 《註》翟雉之屬。 《禮·月令》其蟲羽。 《註》象物从風鼓葉,飛鳥之屬。  又五聲之一。 《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又《大司樂》凡樂,圜鐘爲宮,黃鐘爲角,大簇爲徵,姑洗爲羽。 《註》凡五聲,宮之所生,濁者爲角,淸者爲徵羽。 《禮·月令》其音羽。 《註》羽數四十八,屬水者,以爲最淸物之象也。  又《樂記》宮爲君,商爲臣,角爲民,徵爲事,羽爲物。 《前漢·律歷志》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也。  又舞者所執也。 《書·大禹謨》舞幹羽於兩階。 《傳》羽,翳也,舞者所執。 《周禮·地官·舞師》敎羽舞。 《註》羽,析白羽爲之,形如帗也。 《左傳·隱五年》初獻六羽。公問羽數于衆,仲對曰:天子用八,諸侯六,大夫四。  又山名。 《書·舜典》殛鯀於羽山。 《傳》羽山,東裔在海中。  又《禹貢》蒙羽其藝。 《疏》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 《史記·五帝紀註》羽山,在沂州臨沂縣界。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其南有衆星,曰羽林天軍。 《註》羽林三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壘辟南,天軍也。  又官名。 《前漢·百官志》期門羽林。 《註》師古曰:羽林,亦宿衛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說羽,所以爲王者羽翼也。  又姓。 《左傳·襄三十年》羽頡出奔晉。  又《山海經》羽民國,其人長項,身生羽。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王遇切,音雩。義同。  又《集韻》《類篇》𠀤後五切,音戸。緩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五分其長,而羽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