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小;粼粼:细小的水波闪闪发光。 形容水石等很明净。
小,细小:细~。轻~。~小。~型。~观。~雕。~积分。~电脑。~量元素。谨小慎~。~乎其~。 少;稍:稍~。~笑。~调(tiáo )。 衰落;低下:卑~。~贱。 精深;精妙:~妙。精~。~言大义。 隐约;不明:~茫。~词(隐晦的批评)。 隐匿:“白公奔山而缢,其徒~亡”。 暗中察访:~行。 无,非:“~斯人,吾谁与归”。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百万分之一:~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百万分之一)。
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浪。~涛。~澜。~光。~纹。~荡。推~助澜。~及(影响到,牵涉到)。 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电~。光~。超声~。~长。~段。~速。~谱。
〔~~〕形容山石间水流清澈。
〔~~〕形容山石间水流清澈。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無非切,音薇。 《爾雅·釋詁》幽微也。 《易·繫辭》知微知彰。 《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又《廣韻》微,妙也。 《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 又《說文》隱行也。 《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 又《廣韻》細也。 《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 又《玉篇》不明也。 《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又《韻會》衰也。 《詩·小雅》式微式微。 《箋》微乎微者也。 《史記·杞世家》杞小微。 又《韻會》賤也。 《尚書序》虞舜側微。 又《爾雅·釋詁》匿微也。 《註》微謂逃藏也。 《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 《註》微,匿也。 又《爾雅·釋詁》蔽,微也。 《晉語》公子重耳過曹,曹共公聞其駢脅,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 《註》微,蔽也。 又殺也。 《禮·檀弓》禮有微情者。 《疏》微,殺也,言賢者喪親,必致滅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數,以殺其內情。 又伺察也。 《前漢·郭解傳》使人微知賊處。 《註》微,伺問之也。 又《爾雅·釋訓》骭瘍爲微。 《註》骭,脚脛。瘍,瘡也。 《詩·小雅》旣微且尰。 又《韻會》非也。 《詩·邶風》微我無酒。 又《韻會》無也。 《禮·檀弓》齊餓者,不食嗟來之食。曾子曰:微與。 《註》微,猶無也。 又國名。 《書·牧誓》微盧彭濮。 《傳》微在巴蜀。 又《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 《疏》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也。 又紫微,太微,少微,𠀤星名。 《晉書·天文志》紫微垣十五星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天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十二諸侯府也。少微,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明大而黃,則賢士舉也。 又三微。 《後漢·章帝紀》春秋於春每月書王者,重三正,愼三微也。 《註》三微者,三正之始,萬物皆微,物色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時陽氣始施於黃泉之下,色皆赤,赤者陽氣,故周爲天正,色尚赤。十二月,萬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隂氣,故殷爲地正,色尚白。十三月,萬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業,故夏爲人正,色尚黑。 又姓。 《左傳·哀八年》微虎。 《註》魯大夫。 又微生,複姓。 《論語》微生高。
『波』《唐韻》博禾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禾切,𠀤音皤。 《說文》水涌流也。 《爾雅·釋水》大波爲瀾,小波爲淪,直波爲徑。 又水名。 《水經注》波水,出霍陽西川大嶺東谷。 又澤名。 《書·禹貢》滎波旣豬。 《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其浸波溠。 《註》波讀爲播。 又洛之別名。 《爾雅·釋水》水自洛出爲波。 又潤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晉公子曰: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 又搖動也。 《莊子·外物篇》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其孰能不波。 又目光曰波。 《曹植·洛神賦》托微波以通辭。 又金波,月光也。 《前漢·郊祀歌》月𥠇𥠇以金波。 又沸波,鳥名。 《禽經》王睢,魚鷹也。詩謂之睢鳩,淮南子謂之沸波。 又偃波,書名。 《歐陽詢·書法》偃波書,卽版書,狀如連文,謂之偃波。 又流波,山名。在東海中。見《山海經》。 又長年之稱。 《范成大·吳船錄》蜀中稱尊者爲波,祖及外祖皆曰波。 又《李翊·俗呼小錄》跑謂之波,立謂之站。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河內有波縣。 又郡名。 《廣輿記》寧波府,屬浙江。本越甬東地,隋曰越州,唐曰明州,明曰寧波府。 又《集韻》班麋切《正韻》逋眉切,𠀤音羆。與陂同。阪也。一曰澤障也。 《前漢·江都易王傳》後游雷波天大風。 《註》波讀爲陂。 又《集韻》《韻會》𠀤彼義切,音賁。循行水也。 《前漢·西域傳》傍南山,北波河。
『粼』《海篇》離珍切,音璘。水在石閒粼粼也。 《詩·唐風》揚之水,白石粼粼。 《傳》粼粼,淸激貌。亦作磷。 又《韻會補》良忍切,音嶙。隱粼川𠛬。 《篇海》同𥳞。
『粼』《海篇》離珍切,音璘。水在石閒粼粼也。 《詩·唐風》揚之水,白石粼粼。 《傳》粼粼,淸激貌。亦作磷。 又《韻會補》良忍切,音嶙。隱粼川𠛬。 《篇海》同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