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勇退


   勇退:果断地退却或退避。在急流中果断退回;比喻做官的人;正当仕途顺利、得意之际就果断地抽身引退。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í liú yǒng tuì
成语注音 ㄐ一ˊ ㄌ一ㄡˊ ㄩㄥˇ ㄊㄨㄟˋ
成语正音 “急”,不能读作“jī”。
成语简拼 jlyt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英文 retire when in high office
成语法文 se retirer sur un succès(se retirer au bon moment)
成语俄文 своевременно отойти в сторону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勇退:果断地退却或退避。在急流中果断退回;比喻做官的人;正当仕途顺利、得意之际就果断地抽身引退。




成语示例


官人宜急流勇退,为山林娱老之计。(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成语典故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载:宋 陈抟约钱若水相晤。钱至,见陈与一老僧拥炉而坐。僧视若水良久,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是急流中勇退人也。”意思是说若水不是久恋官场的人。后钱官至枢密副使,年四十即退休。后因以“急流勇退”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引退,以明哲保身。元 关汉卿《乔牌儿》套曲:“繁华重念箫韶歇,急流勇退寻归计。”《儿女英雄传》三十回:“你只看公公正在精神健壮的时候,忽然的急流勇退,安知不是一心指望你来翻梢?” 偏正 在急流中果断退出。比喻不贪恋富贵,在官场得意时及时引退,明哲保身。高和《越轨诉讼》:“……王老师是大聪明、大气派,人家那叫~、见好就收。”△褒义。用于表示人的处事方面。→趁势落篷 功成身退 知难而退 ?知难而进 义无反顾。也作“勇退激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焦燥:~燥。着~。焦~。 气恼,发怒:~眼。 使着急:这件事真~人。 匆促:~促。~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迅速,又快又猛:~流。~进。~先锋。~风暴雨。 迫切,要紧:~切。~诊。~事。 严重:告~。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人之难。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 品类,等级:~辈。~派。 指不正派:二~子。

有胆量,敢做:~敢。~毅。~气。~士。英~。奋~。 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兵~。劲~。募~。 姓。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步。~路。~却。~让。倒~。 离开,辞去:~席。~伍。~职。~休。引~。 送还,不接受,撤销:~还。 脱落:~色。~毛。减~。 和柔的样子:~然。 迟缓,畏缩:“求也~”。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急』

《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𠀤音伋。 《釋名》急,及也,言操切之使相逮及也。  又《說文》褊也。 《後漢·范丹傳》以狷急不能從俗,常佩韋于朝。  又《廣韻》疾也。 《增韻》迫也。  又窘也。 《禮·王制》國無六年之畜曰急。 《史記·周本紀》囊王告急于晉。  又請急,古休假名。晉令急假者,一月五急。 本作㤂。 《說文》从心及聲。隸作急,刍卽及字。 《歐陽氏曰》俗作𢚩,非。

『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求切,音留。 《說文》水行也。 《爾雅·釋言》流,覃也。 《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 《詩·大雅》如川之流。  又《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 《詩·周南》左右流之。  又下也。 《詩·豳風》七月流火。  又流漫無節制也。 《禮·樂記》樂勝則流。  又《書·禹貢》二百里流。 《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又放也。 《書·舜典》流宥五𠛬。  又視不端諦曰流。 《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又走也。 《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 《註》謂走而自匿。  又《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又《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又《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又流布也。 《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又流轉也。 《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又《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 《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又長流,官名。 《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又黃流,酒名。 《詩·大雅》黃流在中。  又雙流,縣名。 《廣輿記》屬成都府。  又《韻補》叶𣼊如切,音閭。 《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又叶力救切,音溜。 《博𤣥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

『勇』

《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𠀤音涌。 《說文》氣也。一曰健也。从力,甬聲。 《玉篇》果決也。 《廣韻》猛也。 《增韻》銳也,果敢也。《左傳·文二年》共用之謂勇。 《論語》勇者不懼。 《老子·道德經》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退』

《集韻》《韻會》《正韻》𠀤吐內切,推去聲。 《玉篇》郤也。 《禮·表記》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 《左傳·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  又《玉篇》去也。 《老子·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又遜讓也。 《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後漢·鍾皓傳》好學慕古,有退讓風。  又進退人才,猶言用舍也。 《禮·檀弓》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  又返也。 《屈原·離騷》退將復修吾初服。 《前漢·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臨政願治,不如退而更化。  又如柔貌。 《禮·檀弓》其中退然如不勝衣。  又《正字通》吐困切。與褪同。 《王建詩》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 《註》淺紅也。  又𨓤。 《玉篇》古文退字。註詳辵部六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