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成宪


   谨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kè shǒu chéng xiàn
成语注音 ㄎㄜˋ ㄕㄡˇ ㄔㄥˊ ㄒ一ㄢˋ
成语简拼 kscx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愙守成寰
成语英文 scrupulously abide by the old law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谨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反义词



成语示例


要发展,就不能恪守成宪,墨守成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史·完泽传》:“元贞以来,朝廷恪守成宪,诏书屡下,散财发粟,不惜巨万,以颁赐百姓,当时以贤相称之。”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恭敬,谨慎:~遵。~守。~慎。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 看管:看~。~护。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 遵照:遵~。~法。~时。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 呆在一起:厮~。 节操:操~。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 姓。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变为:长~。变~。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 十分之一:增产三~。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 姓。

法令:~章。~令。~兵。 指“宪法”:违~。立~。制~。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恪』

《廣韻》苦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克各切,𠀤音𥯚。 《爾雅·釋詁》敬也。 《詩·商頌》執事有恪。  又周武王封虞夏殷之後爲三恪。 《孔叢子·答問篇》禮之如賔客也。  又姓。 本作愙。或省作㤩。

『守』

《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 《說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 《玉篇》收也,視也,護也。 《易·繫辭》何以守位,曰仁。 《周禮·天官》獸人職時田則守罟。 《註》防獸觸攫也。  又《廣韻》主守也。 《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藪之薪蒸,虞𠋫守之。海之鹽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  又《增韻》攻守也。 《易·坎卦》王公設險,以守其國。 《史記·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  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舒救切,音獸。 《增韻》守之也,所守也,爲之守也。天子巡諸侯所守,曰巡守。諸侯爲天子守土,亦曰守。漢置郡太守。  又姓。 《正字通》宋守恭,與蘇軾爲詩友。  又叶式視切,音矢。 《楚辭·天問》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長人何守。在音泚。  又叶雖遂切,音粹。 《前漢·班固敘傳》崇執言責,隆持官守。寶曲定陵,𠀤有大志。

『成』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𠀤音城。 《說文》就也。 《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  又平也。 《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 《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 《詩·大雅》虞芮質厥成。  又《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 《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 《文七年》惠伯成之。  又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 《書·益稷》簫韶九成。 《儀禮·燕禮》笙入三成。 《註》三成謂三終也。  又善也。 《禮·檀弓》竹不成用。 《註》成,猶善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又《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 《註》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時決事比也。 《釋文》凡言成者,皆舊有成事品式。  又必也。 《吳語》勝未可成。 《註》猶必也。  又倂也。 《儀禮·旣夕》俎二以成。 《註》成,猶倂也。  又《禮·王制》司會以歲之成質于天子。 《註》計要也。 《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又《司馬法》通十爲成。 《周禮·冬官考工記》方十里爲成。 《左傳·哀元年》有田一成。  又重也。 《爾雅·釋地》丘一成爲敦丘。 《註》成,猶重也。周禮曰:爲壇三成。 《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又《釋名》成,盛也。  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又州名。古西戎白馬氏國,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  又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後。  又盆成,陽成,皆複姓。  又《集韻》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  又《韻補》叶𨻰羊切,音常。 《范蠡曰》得時不成,反受其殃。  又《史記·龜筴傳》螟螽歲生,五穀不成。叶上祥。

『宪』

《搜眞玉鏡》香重切。  又莫報切。  又呼困切。 《唐韻》《集韻》《韻會》𠀤許建切,音獻。懸法示人曰憲。从害省,从心从目。觀於法象,使人曉然知不善之害。接於目,怵於心,凜乎不可犯也。 《周禮·天官·小宰》憲禁于王宮。 《註》憲謂表縣之,若今新有法令也。 《詩·大雅》文武是憲。 《箋》憲,表也,言爲文武之表式也。因憲爲表式之義,故人之取法,亦謂之憲。 《書·說命》惟聖時憲。 《傳》憲,法也,言聖王法天,以立敎於下也。 《禮·內則》五帝憲。 《註》法其德行也。  又《說文》敏也。 《禮·學記》發慮憲。 《註》言發計慮,當擬度於法式。 《徐鍇曰》目與心應爲敏也。  又《諡法》博聞多記曰憲。  又《詩·大雅》無然憲憲。 《毛傳》憲憲,猶欣欣也。 《箋》女無憲憲然爲之制法度,達其意以成其惡也。蓋譏當時變亂舊章,創立新法。此憲憲二字,殆詼諧語,所以深刺之也。後人引訓憲字正文,以釋憲字,遂覺憲字爲表示人以惡者,其去憲字本義何啻萬里。大抵字書訓義,多犯此病,不得不辨。  又州名。本樓煩監,唐置州。  又姓。出《姓苑》。 《集韻》或作䩵。  又《集韻》《韻會》𠀤呼典切,音顯。 《韻會》興盛貌。 《詩·大雅》顯顯令德。 《中庸》引《詩》作憲憲令德。 《正字通》憲有顯示之義。  又叶虛言切,音軒。 《詩·小雅》萬邦爲憲。叶上原閑軒。  又《大雅》無然憲憲。叶上難。難,泥涓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