悱恻缠绵


   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ěi cè chán mián
成语注音 ㄈㄟˇ ㄘㄜˋ ㄔㄢˊ ㄇ一ㄢˊ
成语简拼 fccm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悱惻纏綿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


近义词



成语示例


我记得,我心灵里清纯洁白一点爱性,已经经过悱恻缠绵的一番锻炼。瞿秋白《饿乡纪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第二折:“宁不愿风肆好,月常圆。乐融融,悱恻缠绵,堪媲美孟和桓。”


成语典故

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清嬴宗季女《六月霜》第二折:“宁不愿风肆好,月长圆。乐融融,悱恻缠绵,堪媲美孟和桓。”瞿秋白《饿乡纪程》三:“我记得,我心灵里清纯洁白一点爱性,已经经过悱恻缠绵的一番锻炼。如今好像残秋垂柳,着了严霜,奄奄地没有什么生意了。” 并列 心绪悲愁而不能排遣。△多用于情感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想说可是不能够恰当地说出来:~愤(忧思蓄积)。~恻。不~不发。

悲痛:~隐。~怛(忧伤)。~~(悲痛的样子)。凄~。~然。

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丝~。~绸。~里藏针。 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薄。~软。~力。 像丝绵那样延续不断:~延。~联。~长。~亘。连~。 性情温和:他平时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悱』

《廣韻》《正韻》敷尾切《集韻》《韻會》妃尾切,𠀤音斐。 《論語》不悱不發。 《朱註》口欲言而未能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