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欢离合


   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ēi huān lí hé
成语注音 ㄅㄟ ㄏㄨㄢ ㄌ一ˊ ㄏㄜˊ
成语正音 “合”,不能读作“hè”。
成语简拼 bhlh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悲歡離合
成语英文 the sorrows and joys of partings and meetings
成语法文 tristesses et joies,séparations et réunions
成语俄文 гóрести и рáдости
成语日文 悲しみ、喜び、別れ、めぐり合い,人生の常ならぬ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成语示例


老船工熟悉黄河,知道几十年来这里发生的沧桑变化,悲欢离合。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成语典故

悲哀和欢乐,团聚和离别。泛指生活中的种种境遇和心情。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兼怀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清.袁于令《西楼记.标目》:“试看悲欢离合处,从教打动人肠。”朱自清《我是扬州人》:“童年的记忆最单纯最真切,影响最深最久,种种悲欢离合,回想起来最有意思。”亦作“离合悲欢”。明.陆采《明珠记.提纲》:“佳人才子古难并,苦离分,巧完成,离合悲欢只在眼前生。”《红楼梦》一回:“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亦作“悲欢聚散”。《群音类选.四德记.友饯冯商》:“且痛饮琼浆百盏,何苦惜分离,这悲欢聚散,元无定期。”亦作“悲欢合散”。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当花对酒,乐罢哀余,通滞屈伸,悲欢合散,至于疾恙躬身,悼怀惜逝,凡所遇异于常者,则欲赋诗。” 并列 悲哀、欢乐、离别、团聚。指人事之聚散哀乐无常。《金瓶梅》63回:“孟玉楼道:‘你聪明一场,这些儿就不知道了。乐有~,想必看见那一段儿触着他心,他睹物思人,见鞍思马,才吊泪来。’”△描写生活中种种境遇和心情。也作“悲欢合散”、“悲欢聚散”、“离合悲欢”、“离合忧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伤心,哀痛:~哀。~伤。~怆。~痛。~切。~惨。~凉。~愤。~凄。~恸。~吟。~壮。~观。~剧。乐极生~。 怜悯:~天悯人。

闭,对拢:~眼。~抱。珠连璧~。貌~神离。 聚集:~力。~办。~股。~资。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格。~法。情投意~。 应该:~该。~当。“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时而作”。 总共,全:~家欢乐。 计,折算:~多少钱。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悲』

《唐韻》府眉切《集韻》《韻會》《正韻》逋眉切,𠀤音𤰞。 《說文》痛也。从心非聲。有聲無淚曰悲。 《詩·豳風》女心傷悲。 《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 《鄭箋》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隂氣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一曰心非爲悲。心之所以非則悲矣。 《淮南子·原道訓》憂悲多恚,病乃成積。  又叶補皆切,擺平聲。 《楚辭·九辯》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悵而自悲。四時遞來而卒歲兮,隂陽不可與儷偕。

『离』

《廣韻》丑知切《集韻》《正韻》抽知切,𠀤音摛。同魑。  又《韻會》鄰知切。同離。明也,麗也。易卦名。  又散也,違也。 《晉書·宣帝紀》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离。亦同離。 《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𠀤音驪。 《說文》黃倉庚也,鳴則蠶生。从隹离聲。 《玉篇》亦作鸝。 《廣韻》今用鸝爲鸝黃,借離爲離別。 《集韻》或作鵹。  又卦名。 《易·離卦》彖曰:離,麗也。 《玉篇》離,明也。  又《玉篇》散也。 《廣韻》近曰離,遠曰別。 《揚子·方言》參蠡,分也。秦晉曰離。 《易·乾卦》進退無恆,非離羣也。 《待王風》有女仳離。  又《玉篇》遇也。 《揚子·方言》羅謂之離。 《易·小過》飛鳥離之。 《前漢·揚雄傳·反離騷註》應劭曰:離,猶遭也。  又《詩·小雅》不離于裏。 《疏》離,歷也。  又《玉篇》兩也。 《禮·曲禮》離坐離立。 《註》離,兩也。兩相麗謂之離。  又《玉篇》判也。 《禮·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 《註》離經,斷絕句也。 《周禮·夏官·形方氏》無有華離之地。 《註》華讀爲𠇗,正之使不𠇗邪離絕。  又《禮·明堂位》叔之離磬。 《註》離,謂次序其聲懸也。 《疏》叔之所作編離之磬。  又《儀禮·大射禮》中離維綱。 《註》離,猶過也,獵也。  又《玉篇》𨻰也。 《左傳·昭元年》設衞離服。 《註》離,𨻰也。  又《爾雅·釋親》男子謂𡛷妹之子爲出,謂出之子爲離孫。  又《荀子·非相篇》離離然。 《註》離離,不親事之貌。  又《爾雅·釋詁》覭髳茀離也。 《註》謂草木之蒙茸翳薈也。茀離卽彌離,彌離猶蒙茸。  又《屈原·離騷》長余佩之陸離。 《註》陸離,猶㠁嵯,衆貌也。許愼云:美好貌。師古云:分散也。  又《前漢·郊祀歌》闢流離。 《註》流離,不得其所者。  又《司馬相如·大人賦》滂濞泱軋,麗以林離。 《註》林離,撡攦也。 《揚雄·羽獵賦》淋離廓落。  又《司馬相如·大林賦》前長離而後矞皇。 《註》服虔曰:皆神名也。師古曰:長離,靈鳥也。○按前漢禮樂志作長麗。註云:星名。 《張衡·思𤣥賦》前長離使拂羽兮。 《註》長離,南方朱雀神也。  又《爾雅·釋樂》大琴謂之離。 《疏》音多變,聲流離也。  又《前漢·西域傳》罽賔出璧流離。 《註》師古曰:魏略云:大秦國出赤、白、黑、黃、靑、綠、縹、紺、紅、紫十種流離。  又馬名。 《李斯·諫逐客書》乗纖離之馬。  又鳥名。 《詩·邶風》流離之子。 《傳》流離,鳥也。○按爾雅釋鳥註,作留離。  又草名。 《屈原·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 《註》離,蘼蕪也。  又《司馬相如·子虛賦》蘖離朱楊。 《註》離,山梨。  又《埤雅》韓詩曰:芍藥,離草也。將離,相贈以芍藥。一名可離。  又木名。 《史記·孔子世家註》《皇覽》曰:塋中樹,柞、枌、雒、離。  又水名。 《前漢·武帝紀》出零陵下離水。  又地名。 《左傳·成十五年》會吳于鍾離。 《註》鍾離,楚邑,淮南縣。  又國名。 《前漢·西域傳》東離國,大國也。 《拾遺記》泥離之國來朝。  又《廣韻》姓也。孟子弟子離婁。  又《集韻》抽知切,音痴。本作螭。詳虫部螭字註。  又《集韻》輦尒切,音邐。離跂,攘臂貌。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離靡廣衍。 《註》離靡,謂相連不絕也。離,音力爾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力智切,音荔。 《廣韻》去也。 《書·胤征》畔官離次。 《釋文》離,如字,又力智反。 《禮·曲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  又與荔同。 《司馬相如·上林賦》答遝離支。 《註》晉灼曰:離支,大如雞子,皮粗,剝去皮,肌如雞子,中黃,味甘多酢少。師古:音力智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郞計切,音麗。 《禮·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離不貸。 《註》離,讀如儷偶之儷,宿儷謂其屬。馮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與宿偶,當審伺𠋫,不得過差也。 《釋文》離,呂計反。偶也。  又叶音黎。 《卓文君·白頭吟》凄凄復凄凄,嫁女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又叶良何切,音羅。 《韓愈·裴少府墓銘》支分族離,各爲大家。家,音歌。

『合』

《唐韻》𠋫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正韻》胡閣切,𠀤音盒。 《說文》合口也。  又《玉篇》同也。 《易·乾卦》保合太和。 《詩·小雅》妻子好合。  又配也。 《詩·大雅》天作之合。 《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 《註》師古曰:蘗麴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爲合。鹽豉以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爲合。合者,相配耦之言耳。  又會也。 《禮·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 《註》合,會也。  又聚也。 《論語》始有曰:苟合矣。 《註》合,聚也。  又答也。 《左傳·宣二年》旣合而來奔。 《註》合,答也。  又閉也。 《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明。 《註》李奇曰:祛,開散。合,閉也。  又六合。 《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 《梁元帝·纂要》天地四方曰六合。  又黍名。 《禮·曲禮》黍曰薌合。  又《文中子·問易篇》黃帝有合宮之聽。  又合黎,地名。 《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  又州名。 《廣韻》秦爲巴郡,宋爲宕渠郡,後魏置合州,蓋涪漢二水合流之處,因以名之。  又參合,代地。 《史記·韓王信傳》入居參合。  又鉅合在平原,合騎在高城,𠀤漢侯國。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又重合縣屬勃海郡,合鄕縣屬東海郡。  又合浦,郡名。𠀤見《前漢·地理志》。  又《廣韻》器名。 《正韻》合子,盛物器。  又《廣韻》姓也。 《左傳》宋大夫合左師。  又子合,西域國名。 《前漢·西域傳》西夜國王,號子合王。 《後漢·西域傳》子合國,去疏勒千里。  又通作闔。 《戰國策》意者,臣愚而不闔於王心耶。 《註》闔合同。  又與郃通。 《史記·魏世家》築雒隂合陽。 《註》郃水之北。  又《高祖功臣侯表》高祖兄仲廢爲合陽侯。  又《唐韻》《正韻》古沓切《集韻》《韻會》葛合切,𠀤音閤。 《廣韻》合,集也。  又《集韻》兩龠爲合。 《前漢·律歷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又合龠爲合,十合爲升。 《註》合龠一作十龠,又合者,合龠之量也。  又叶許及切,音翕。 《張衡·思𤣥賦》何孤行之焭焭兮,孑不羣而介立。感鸞鷖之特棲兮,悲淑人之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