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槃扪籥


   比喻认识片面,未得要领。同“扣槃扪烛”。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kòu pán mén yuè
成语注音 ㄎㄡˋ ㄆㄢˊ ㄇㄣˊ ㄩㄝˋ
成语简拼 kpmy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扣槃捫捫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认识片面,未得要领。同“扣槃扪烛”。


近义词



成语示例


俞平伯《诗的神秘》:“都是扣槃扪籥之谈,招摇撞骗之技。”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


成语典故

见“扣槃扪烛”。俞平伯《诗的神秘》:“都是~之谈,招摇撞骗之技。”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②釦)

同“盘”。 快乐:“昔文王不敢~于游田,以万人惟忧。” 姓。

按,摸:~心自问。

同“龠”。 古代通风鼓火器上的管子。 通“鑰”,锁钥。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扣』

《唐韻》苦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丘𠋫切,𠀤音𡨥。擊也。 《晉書·張華傳》吳郡臨平岸,出一石鼓,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爲魚形,扣之則鳴矣。  又《廣韻》《正韻》苦后切《集韻》《韻會》去后切,𠀤音口。義同。  又《說文》牽馬也。 本作𢼒。通作叩。

『槃』

《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𠀤音盤。 《說文》承盤也。或从金。或从皿。亦作柈。 《禮·內則》適父母舅姑之所,少者奉槃,長者奉水,請沃盥。 《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註》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  又槃樂也。 《詩·衞風》考槃在澗。 《鄭箋》考,成也。槃,樂也。  又槃停,不進也。 《宋書·吳喜傳》西雉旣殄,便應還朝而解,故槃停,托云捍蜀。  又叶蒲沿切,便平聲。 《魏·劉邵·趙都賦》牛首湡溟,波池潺湲。經落疇邑,詰曲縈槃。

『籥』

《唐韻》《廣韻》以灼切《集韻》《類篇》《正韻》弋灼切《韻會》弋約切,𠀤音藥。 《廣韻》樂器,似笛。 《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約。 《註》籥,如笛,三孔而短小。 《廣雅》籥,七孔。 《詩·衞風》左手執籥。 《傳》籥,六孔。 《周禮·春官》籥師掌敎國子舞羽龡籥。 《註》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謂籥舞也。 《禮·文王世子》秋冬學羽籥。 《疏》籥,笛也。籥聲出于中冬,則萬物藏于中云。  又《明堂位》土鼓、蕢桴、葦籥,伊耆氏之樂也。 《釋名》籥,躍也。氣躍出也。  又《說文》書僮竹笘也。  又與鑰同。 《書·金縢》啓籥見書。 《疏》籥,開藏之管。 《禮·月令》孟冬愼管籥。  又星名。 《星經》天籥七星,在斗杓第二星,主關籥開閉。 《周天大象賦》天籥司其啓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