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唐 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饭岂堪吃。”
唐.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饭岂堪吃!” 塞是填的意思。担雪塞井,以易融化的雪去填井。后以担雪塞井比喻白费气力,或徒劳无用。亦作“担雪填井”、“担雪填河”、“挑雪填井”。 《水浒全传》八三回:“只是行移邻近州府,催趱各处,径调军马,前去策应,正如担雪填井一般。” 连动 比喻白费气力,徒劳无功。唐·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空用力,炊沙作饭岂堪食?”△多用于做事无效果方面。→剜肉补疮。也作“担雪填河”、“担雪填井”、“挑雪填井”。
同“掸”。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花。~山。~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洗去,除去:报仇~恨。为国~耻。平反昭~。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涕而顾晏子”。 姓。
堵,填满空隙:堵~漏洞。~尺。~规。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子。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关~。~外。边~。~翁失马。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阻~。搪~。~责。顿开茅~。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临渴掘~。 形状像井的:天~。油~。 整齐,有秩序:~然。~~有条。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唐韻》多旱切《集韻》黨旱切,𠀤音亶。與笡同。 《玉篇》拂也。 《博雅》擊也。 又《集韻》丘傑切,音朅。與揭通。舉也。 《楚辭·遠遊》意恣睢以担撟。 《朱子註》担撟,軒舉也。 《唐韻》《集韻》《韻會》都甘切《正韻》都藍切,𠀤膽平聲。與儋同。背曰負,肩曰擔。 《釋名》擔,任也,任力所勝也。 《易·繫辭負且乗疏》負者,擔負於物也。 《戰國策》蘇秦嬴縢履蹻,負書擔囊。 又左擔,地名。 《任豫益州記》隂平縣北有左擔道,於成都爲西,自北來者,擔在左肩,不得度右肩也。 又武擔,山名。在成都西北。 《蜀志·先主傳註》蜀王妻物故,發卒擔土於成都郭中葬,高七丈,號曰武擔也。 又去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濫切。謂所負也。 《左傳·莊二十二年》弛于負擔。 《註》丁暫反。 又《集韻》時豔切,音贍。假也。 《禮·喪服四制》杖者,何也,爵也。或曰擔主。 《儀禮·喪服》無爵而杖者何,擔主也。 《註》假之以杖,尊其爲主也。 又以贍切,音豔。義同。
『雪』《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𠀤音㡜。 《說文》本作䨮。凝雨。 《元命包》隂凝爲雪。 《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 《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 《詩·邶風》雨雪其雱。 又《廣韻》除也。 《韻會》洗也。 《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 《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又《廣韻》拭也。 《家語》以黍雪桃。 《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又小雪、大雪,𠀤節𠋫名。見《後漢·律曆志》。 又山名。 《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 又陽春白雪,古曲名。 又姓。 《正字通》明洪武中巡𥳑雪霽。
『塞』《廣韻》蘇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則切,𠀤音㥶。塡也,隔也。 《禮·月令》孟冬,天地不通,閉塞成冬。 《又》謹關梁,塞徯徑,季春開通道路,無有障塞。 又充也,滿也。 《書·舜典》溫恭允塞。 《詩·鄘風》秉心塞淵。 又國之阨險曰塞。 《史記·蘇秦傳》秦四塞之國,披山帶渭。 《後漢·杜篤傳》城池百尺,扼塞要害。 又月在辛曰塞,見《爾雅·釋天》。 又塞塞,不安貌,見《博雅》。 又伊蒲塞,卽優婆塞。 《後漢·楚王英傳》以助伊蒲塞桑門之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先代切,音賽。邊界也。 《禮·月令》孟冬備邊境,完要塞。 又九塞。 《淮南子·地形訓》九塞,太汾,澠阨荆阮方城,殽阪,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註》太汾在晉,澠阨殽阪皆在弘農郡,荆阮方城皆在楚,井陘在常山,令疵在遼西,句注在鴈門隂館,居庸在上谷阻陽之東。 又紫塞。 《古今注》秦築長城,土色皆紫,因名。 又博塞,戲具也。 《莊子·騈拇篇》問穀何事,則博塞以遊。 又姓。 又與賽同。 《前漢·郊祀志》冬塞禱祈。 本作𡫟。亦作𡫼。
『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郢切,精上聲。穴地出水曰井。 《釋名》井,淸也。 《廣雅》深也。易有井卦。 《世本》伯益作井。 《汲冡周書》黃帝作井。 《孟子》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又《廣韻》田九百畝曰井,象九區之形。 《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畝。 又市井。 《玉篇》穿地取水,伯益造之,因井爲市也。 《師古曰》市,交易之處,井,共汲之所,因井成市,故名。 又南方宿名。 《史記·天官書》南宮朱鳥東井爲水事。 《註》東井八星,主水衡也。 又井井,經畫端整貌。 《荀子·儒效篇》井井兮其有條理也。 又往來連屬貌。 《易·井卦》往來井井。 又姓。漢有井丹。 又藻井。 《風俗通》堂殿上作藻井,以象東井,藻以厭火。 又綺井。 《左思·魏都賦》綺井列疏以懸蒂。 《註》屋板爲井形,飾以丹靑,如綺也。 又古文井與𠛬通用。 《左傳》有井伯,卽郉伯。 《說文》本作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