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脂吸髓


   脂:油脂。比喻剥削压迫极其残酷。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iāo zhī xī suǐ
成语注音 ㄑ一ㄠ ㄓ ㄒ一 ㄙㄨㄟˇ
成语简拼 qzxs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英文 suck somebody to the very marrow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脂:油脂。比喻剥削压迫极其残酷。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24回:“便可饶了那些助饷的百姓,偏要献勤解到金营,敲脂吸髓,竭尽无余。”


成语典故

同“敲骨吸髓”。《水浒后传》第二四回:“搜括金银,本要和议,今京师已陷,二帝宫嫔俱留住营中,眼见得和议不成了,便可饶了那些助饷的百姓,偏要献勤解到金营,敲脂吸髓,竭尽无余。”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打,击:~打。~击。~诈。~边鼓(喻从旁帮人说话)。~门砖。~骨吸髓。旁~侧击。

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质:~肪。~膏。松~。~油。香~。 指“胭脂”:~粉。

从口或鼻把气引入体内:呼~。~气。~烟。 引取:~引。~附。

骨头的空腔中像胶状的东西:骨~。精~(喻精华)。 像骨髓的东西:脊~。脑~。延~(后脑的一部分)。 植物茎的中心部分,由薄壁的细胞组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敲』

《廣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𠀤音骹。 《說文》橫擿也。 《徐鉉曰》從旁橫擊也。 《類篇》擊也。 《左傳·定二年》奪之杖以敲之。 《賈誼·過秦論》執敲扑以鞭笞天下。 《註》短曰敲,長曰扑。  又《揚子·方言》楚凡棄物謂之敲。  又《廣韻》苦敎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敎切,𠀤音檄。義同。

『脂』

《唐韻》旨夷切《集韻》《韻會》蒸夷切《正韻》旨而切,𠀤音祗。 《說文》戴角者脂,無角者膏。 《正字通》禽獸腴也。凝者爲脂,釋者爲膏。 《詩·衞風》膚如凝脂。 《傳》如脂之凝《史記·貨殖傳》販脂辱處也。  又《釋名》脂,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  又《博雅》人二月而脂。 《前漢·五行志》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也。  又《正字通》燕脂,以紅藍花汁凝脂爲之,燕國所出。後人用爲口脂。 《釋名》脣脂,以丹作之,象脣赤也。  又以喻榮祿也。 《揚子·太𤣥經》出泥入脂。 《註》脂,榮祿也。卜從洿泥之中出,求榮祿之處也。  又用以利物曰脂。 《詩·衞風》載脂載舝。 《傳》脂舝其車,以還我行也。  又鳥名。 《爾雅·釋鳥》桑扈,竊脂。 《註》俗謂之靑雀,觜曲,食肉,好盜脂膏,因名竊脂。 《詩·小雅·交交桑扈傳》桑扈,竊脂也。  又草名。 《抱朴子·僊藥卷》玉脂芝,生於有玉之山,常居懸危之處。  又《正字通》藥名。赤石脂,可以塗屋。  又五靈脂。  又補骨脂。  又《五音集韻》水名。  又姓。 《後漢·孔融傳》初,京兆人脂習元升與融相善。  又《集韻》軫視切,音旨。手指也。與指同。

『吸』

《廣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𠀤音翕。 《說文》內息也。从口及聲。 《玉篇》吸,引也。 《正字通》氣出爲吹,氣入爲息。 《楚辭·九章》吸湛露之浮涼。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瀏莅芔吸。 《註》皆林木鼔動之聲。  又人名。 《史記·高祖紀》令將軍王吸屯武關。  又《田橫傳》使灌嬰破殺齊將田吸于千乗。  又《廣韻》同翕。 《玉篇》引《詩·小雅》:載吸其舌。按今《詩》作翕。箋,猶引也。  又吸吸。 《劉向·九歎》雲吸吸以湫戾。  又《六書故》俗謂飮曰吸。

『髓』

《集韻》同𩪦。 《釋名》髓,遺也,遺,〈氵匱〉也。 《前漢·禮樂志》浹肌膚而臧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