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文采;出口便成章。斐然:有文采的样子。也用以形容才干或声名显耀。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斐然:有文采的样子。章:文采。 形容文采可观。语出《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汉.蔡邕《京兆樊惠渠颂》:“农民熙怡,悦豫且康,相与讴谈疆畔,斐然成章,谓之樊惠渠云尔。”唐.白居易《策林六十八.议碑碣词赋》:“是以凡今秉笔之徒,率尔而言者有矣,斐然成章者有矣。”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刘台拱》:“九岁,作《颜子颂》,斐然成章。”鲁迅《小说旧闻钞.序言》:“一二小友以为此虽不足以饷名家,或尚非无裨于初学,助之编定,斐然成章,遂亦印行,即为此本。” 偏正 形容文采可观。鲁迅《古籍序跋集·〈小说旧闻钞〉序言》:“一二小友以为此虽不足以饷名家,或尚非无稗于初学,助之编定,~,遂亦印行,即为此本。”△多用于写文章方面。→绝妙好辞?灾梨祸枣
有文彩的:~然(a.有文彩的样子,如“~~成章”;b.显著,如“成绩~~”)。
姓。春秋时晋有斐豹。
对,是:~否。不~。不以为~。 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 这样,如此:当~。~后。~则。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忽~。飘飘~。 古同“燃”。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变为:长~。变~。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 十分之一:增产三~。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 姓。
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 修理:杂乱无~。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 戳记:图~。盖~。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 奏本:奏~。本~。 同“彰”,彰明。 姓。
《唐韻》《正韻》敷尾切《集韻》《韻會》妃尾切,𠀤音菲。 《說文》分別文也。易曰:君子豹變,其文斐也。◎按今易革卦,斐作蔚。 又《詩·小雅》萋兮斐兮,成是貝錦。 《傳》萋斐,文章相錯也。 《朱傳》小文之貌。 又同匪。 《詩·衞風》有匪君子。 《大學》作斐。 又《集韻》匪微切,音非。姓也。 《左傳·襄二十三年》初斐豹隷也。 又逋眉切,音悲。義同。
『然』《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𠀤如延切,音䔳。 《說文》燒也。 《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 《孟子》若火之始然。 《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 《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又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 《集韻》通作䕼。 又《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 《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又《廣韻》語助。 《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 《註》然之言焉也。 又《廣韻》如也。 《詩·邶風》惠然肯來。 《禮·檀弓》貿貿然來。 又承上接下語。 《禮·曲禮》然後客坐。 又《檀弓》然則盍行乎。 《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又《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 《註》然猶而也。 又果然,獸名。 《周禮·春官·巾車》然。𧜀髤飾。 《註》然,果然也。◎按埤雅作𤡮。詳犬部𤡮字註。 又率然,蛇名。 《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又連然,縣名。 《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又燕然,山名。 《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又姓。 《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又叶而鄰切,音人。 《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 《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成』《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𠀤音城。 《說文》就也。 《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 又平也。 《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 《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 《詩·大雅》虞芮質厥成。 又《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 《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 《文七年》惠伯成之。 又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 《書·益稷》簫韶九成。 《儀禮·燕禮》笙入三成。 《註》三成謂三終也。 又善也。 《禮·檀弓》竹不成用。 《註》成,猶善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又《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 《註》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時決事比也。 《釋文》凡言成者,皆舊有成事品式。 又必也。 《吳語》勝未可成。 《註》猶必也。 又倂也。 《儀禮·旣夕》俎二以成。 《註》成,猶倂也。 又《禮·王制》司會以歲之成質于天子。 《註》計要也。 《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又《司馬法》通十爲成。 《周禮·冬官考工記》方十里爲成。 《左傳·哀元年》有田一成。 又重也。 《爾雅·釋地》丘一成爲敦丘。 《註》成,猶重也。周禮曰:爲壇三成。 《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又《釋名》成,盛也。 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又州名。古西戎白馬氏國,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 又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後。 又盆成,陽成,皆複姓。 又《集韻》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 又《韻補》叶𨻰羊切,音常。 《范蠡曰》得時不成,反受其殃。 又《史記·龜筴傳》螟螽歲生,五穀不成。叶上祥。
『章』《廣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𠀤音彰。 《說文》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 又采也。 《書·臯陶謨》五服五章哉。 《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 又明也。 《易·垢卦》品物咸章。 《書·洪範》俊民用章。 又文章也。 《詩·小雅》維其有章矣。 《箋》禮文也。 又篇章。 《詩疏》詩有章句,總義包體,所以明情也。 又成事成文曰章。 《孟子》不成章不達。 《周語》將以講事成章。 又《周語》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 《註》表也,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 又條也,程也。 《史記·高祖紀》約法三章。 《太史公自序》張蒼爲章程。 《註》章。歷數之章術也。 又大林木曰章。 《史記·貨殖傳》千章金材。 又《爾雅·釋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 又地名。 《山海經》鮮山又東曰章山。 又赤水之北有章尾山。 《史記·楚世家》吳大敗楚于豫章。 《前漢·地理志》勃海郡屬縣章武,章鄕,會稽郡屬縣句章,西河郡千章縣,廣平國斥章,東平國章縣。 《後漢·光武紀》建武六年,改春陵鄕爲章陵縣。 又官名。 《周禮·春官》保章氏。 《前漢·王子侯表》千章侯。 《百官志》東閣主章令丞。 《師古註》主章,掌大材也。 《前漢·宣帝紀》元康元年置建章衞尉。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 又樂名。 《禮·記註》大章,堯樂名。 又印章。 《漢官儀》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銀印龜鈕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 又章奏。 《獨斷》凡羣臣書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駁議。 又《左傳·僖五年》日南至。 《疏》步曆之始,以朔旦冬至爲首,曆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閏月盡,復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爲一章,積章成部,積部成紀。治曆者以此章部爲法,以知氣朔。 又章甫,殷冠名。 《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又總章,舜明堂名。 又建章,漢宫名。在長安。城西周迴二十餘里。 又姓,秦將章邯。 又諡法。 《逸書》温克令儀曰章。 又國名。 《左傳註》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 又俗或謂舅曰章。 又《六書音義》周章,怔營貌。 又懼貌。亦作慞。 又《字彙補》與樟同。 《司馬相如·子虚賦》楩楠豫章。 又與獐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山以章。 《註》讀爲獐。 《韻會小補》又叶之風切,音中。 《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又之亮切。同障。 《禮·雜記》四面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