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
词:言词,词句。说话或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三○回:“大凡译技艺的书,必要是这门技艺出身的人去译,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亦作“辞不达意”。鲁迅《两地书》一一:“大概学作文时,总患辞不达意。” 主谓 言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所要说明的意思或应有的思想感情。何其芳《谈修改文章》:“生造词语,乱用术语,疙里疙瘩,~。”△描写表达能力差。→辞不达义词不逮意。也作“词不逮意”、“辞不达意”。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通:四通八~。~德(通行天下的美德)。~人。~士(达人)。 通晓:洞~。练~。 遍,全面:~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 到:到~。抵~。通宵~旦。 实现:目的已~。 传出来:传(chuán)~。转(zhuǎn )~。 得到显要的地位:显~。~官贵人。 姓。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 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 料想,猜想:~料。~想。~外。
《韻會》《正韻》𡘋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 《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 《註》服不服之獸者。 又《廣韻》《韻會》𡘋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 《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𡘋缶去聲。義同。 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𡘋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 《爾雅·釋鳥》䳡其鳺鴀。 《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辭也。 《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又姓。 《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又《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 《詩·小雅》鄂不韡韡。 《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 《陸璣詩疏》柎作跗。 《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 《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又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 《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 《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又《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又與丕同。 《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 《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 《秦·和鐘銘》不顯皇祖。𠀤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又《韻補》叶補美切,音彼。 《荀子·賦篇》𥳑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 《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达』《廣韻》《集韻》𠀤他計切,音替。 《字林》足滑也。 《王褒·洞簫賦》其妙聲則淸靜厭瘱,順敘𤰞达。 《註》达,滑也。 又《集韻》他達切,音闥。與㒓同。 《博雅》逃也。一曰行不相遇。 又陁葛切,音達。與達同。通也。一曰迭也。 俗作迖、迏,𠀤非。 《廣韻》唐割切《集韻》《韻會》陀葛切,𠀤音薘。 《玉篇》通也。 《書·堯典》達四聰。 《禮·禮器》君子之人達。 《左傳·昭七年》其後必有達人。 《註》知能通達之人也。 又通顯也。 《孟子》達不離道。 《又》達則兼善天下。 又薦也,進也。 《禮·儒行》推賢而進達之。 《前漢·黃香傳》在位多所薦達。 又生也,遂也。 《詩·周頌》驛驛其達。 《註》苗生出土也。 又《商頌》莫遂莫達。 又徧也。 《書·召誥》則達觀于新邑營。 《註》通達觀之,言周徧也。 又宜也。 《詩·商頌》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 《註》言無所不宜也。 又皆也。 《禮·禮器》君子達亹亹焉。 《註》達,猶皆也。 又專決行事曰專達。 《周禮·天官·小宰》大事從其長,小事則專達。 又以物相將曰達。 《周禮·夏官·懷方氏》達之以旌節。 《註》達民以旌節,達貢物以璽節。 又從入曰達。 《書·禹貢》達于河。 又夾室也。 《禮·內則》天子之閣,左達五,右達五。 《註》達,夾室也。各有五閣,以庋食物也。 又窻牖也。 《禮·明堂位》刮楹達鄕。 《註》每室八窻爲四達,天子之廟飾也。 又小羊名達。 《詩·大雅》先生如達。 《註》羊子易生,無留難也。 又州名。 《字彙補》梁萬州攺通州,宋攺達州。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達切,音闥。 《集韻》行不相遇也。 《正韻》挑達,往來相見貌。 《詩·鄭風》挑兮達兮。 《註》挑,輕儇也。達,放恣也。 《集韻》或作达。
『意』《唐韻》《集韻》《韻會》於記切《正韻》於戲切,𠀤音䔬。志之發也。 《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爲情所意念謂之意。 《禮運》非意之也。 《註》意,心所無慮也。 《疏》謂於無形之處,用心思慮也。無慮,卽慮無也。 又與抑通。 《徐鍇曰》見之於外曰意。意,猶抑也。舍其言,欲出而抑之。 《大戴禮》武王問黃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歟。意猶抑。 《論語》抑與之歟。 《漢石經》作意,抑猶意,古通用也。 又《轉注古音》於宜切,音醫。 《前漢·韓信傳》意嗚猝嗟。 又叶乙力切,音億。 《秦之罘刻石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羣臣頌功,請刻於石,表垂乎常式。 又與臆通。 《賈誼·服賦》請對以意。 《史記》作臆。 《師古曰》叶韻音億。 《魏校曰》从心从音。意不可見而象,因言以會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