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钉切铁


   同“斩钉截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hǎn dìng qiē tiě
成语注音 ㄓㄢˇ ㄉ一ㄥˋ ㄑ一ㄝ ㄊ一ㄝˇ
成语简拼 zdqt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斬釘切鐵
成语俄文 категорически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同“斩钉截铁”。



反义词



成语示例


‘要是他不理你呢?’‘你也不理他。’邓秀梅斩钉切铁地干脆回说。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一章:“又是一声‘不许动!’那么斩钉切铁,比前几次严厉多了。?


成语典故

同“斩钉截铁”。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一章:“又是一声‘不许动!’那么斩钉切铁,比前几次严厉多了。”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要是他不理你呢?’‘你也不理他。’邓秀梅斩钉切铁地干脆回说。” 见“斩钉截铁①”。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砍断:~断。~首。~决。~除。~草除根。~钉截铁。先~后奏。披荆~棘。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菜。~除。~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琢磨”)。

密合,贴近:~当(dàng )。~肤(切身)。~己。亲~。 紧急:急~。迫~。 实在:~忌。恳~。 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切”。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千結切,音竊。 《說文》刌也。从刀,七聲。 《廣韻》割也,刻也。 《爾雅·釋器》骨謂之切。 《註》治骨器。 《禮·內則》聶而切之爲膾。  又迫也,急也。 《禮·禮器疏》祭祀之事,必以積漸敬愼,不敢偪切也。  又愨實也。 《後漢·馮衍傳》明君不惡切愨之言。  又《揚雄·長楊賦》請略舉凡,而客自覽其切。 《註》師古曰:切,要也。  又《史記·扁鵲傳》不待切脈。 《註》切,按也。  又《韻會》譏切也,剴切也。  又《韻會》反切。一音展轉相呼謂之反,亦作翻,以子呼母,以母呼子也。切謂一韻之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  又《前漢·外戚傳》切皆銅沓,冒黃金塗。 《註》師古曰:切,門限也。音千結反。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計切,音砌。衆也。  又一切,大凡也。 《前漢·平帝紀》一切滿秩如眞。 《註》師古曰:一切者,權時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齊,不顧長短縱橫,故言一切。  又《韻補》砌或作切。 《張衡·西京賦》設切厓隒。李善註:古字通。  又叶音刺,與刺通。 《儀禮註》采時世之詩爲樂歌,所以通情相風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