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韭晚菘


   菘:蔬菜名,品种较多。初春的韭菜和秋末的菘菜。泛指应时的蔬菜。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ǎo jiǔ wǎn sōng
成语注音 ㄗㄠˇ ㄐ一ㄡˇ ㄨㄢˇ ㄙㄨㄥ
成语简拼 zjw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早韮晚菘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菘:蔬菜名,品种较多。初春的韭菜和秋末的菘菜。泛指应时的蔬菜。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史·周颙传》:“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成语典故

韭:韭菜。菘:一种阔叶蔬菜名。泛指时新蔬菜。语本《南齐书.周颙传》:“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并列 韭,韭菜;菘,白菜。形容生活清淡简朴。语本《南史·周颙传》:“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例]张老师~,生活俭朴。△多用于描写生活状况。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太阳出来的时候:~晨。~晚。 时间靠前,有一定的时间以前:~退。~恋。~慧(幼时聪明)。~衰。~逝(早死)。 时间在先的,从前:~期。~春。~已。

〔~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而扁,夏秋间开小白花;叶和花嫩时可食,种子可入药。简称“韭”,如“~黄”。

太阳落了的时候:~景。~霞。~会。~报。 一个时期的后段,在一定时间以后:来~了。~年。~期。~节。~婚。 后来的:~生(旧时文人对前辈的自谦)。~辈。 姓。

〔~菜〕即“白菜”。 〔~蓝〕二年生草本植物,角果长椭圆形,扁平。多供制染料蓝靛。根(称“板蓝根”)和叶(称“大青叶”)均可入药。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早』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皓切,遭上聲。 《說文》晨也。  又先也。 《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  又與皁同。 《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 《註》皁物,柞、栗之屬。 《釋文》皁音早。本或作早。 《說文》作𣅼。从日在甲上。

『韭』

《廣韻》《集韻》《韻會》舉有切《正韻》已有切,𠀤音久。 《說文》菜名。一種而久者,故謂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 《韻會》通志云:韭性溫,謂之草鍾乳。 《禮·曲禮》韭曰豐本。  又《內則》豚,春用韭,秋用蓼。 《儀禮·聘禮》韭葅。 《列子·天瑞篇》老韭之爲莧也。 《埤雅》韭之美在黃。  又《爾雅·釋草》蒮,山韭。 《疏》韭生山中者名蒮。 《本草》李時珍曰:諸葛韭,亦山韭也,但因人命名耳。  又《本草》孝文韭,生塞北,狀如韭,云是魏孝文帝所種。  又《羣芳譜》水韭,五六月堪食,不葷而脃。 《北戸錄》水韭,生於池塘中,葉似韭,得非龍爪韭乎。字林云:簽,水中野韭也。  又《本草》麥門冬,一名禹韭,齊名愛韭,秦名烏韭,楚名馬韭,越名羊韭。

『晚』

《唐韻》無遠切《集韻》《韻會》武遠切,𠀤音挽。 《說文》莫也。 《博雅》後也。 《史記·李斯傳》君何見之晚。 《前漢·天文志》伏見蚤晚。

『菘』

《唐韻》息弓切《集韻》思融切,𠀤音嵩。 《玉篇》菜名。 《南史·周顒傳》秋末晚菘。 《埤雅》菘性隆冬不彫,四時長見,有松之操,故其字會意。 《集韻》或作𦬘、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