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取蛋


   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亦作“杀鸡取卵”。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ā jī qǔ dàn
成语注音 ㄕㄚ ㄐ一 ㄑㄨˇ ㄉㄢˋ
成语简拼 sjqd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殺鶏取蛋
成语英文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亦作“杀鸡取卵”。



成语示例


杀鸡取蛋的做法不可取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日本人为了掠夺富矿,采用杀鸡取蛋的办法,到处乱采乱掘。”


成语典故

见“杀鸡取卵”。从维熙《走向混沌》:“我们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认为是‘乌托邦’,认为是‘~’,破坏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谐和。”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拿:索~。~书。~款。窃~。 选择:选~。~材。~景。~道。~样。 采用:采~。听~。吸~。可~。~精用弘。 得到,招致:获~。~经。~偿。~悦。 消去:~消。~缔。

鸟、龟、蛇等生的带有硬壳的卵:鸡~。蛇~。~白。~黄。 形状像蛋的:脸~儿。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取』

《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𠀤娶上聲。 《說文》捕取也。从又耳。 《玉篇》資也,收也。 《廣韻》受也。 《增韻》索也。 《禮·儒行》力行以待取。 《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 《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  又《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  又《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 《註》師古曰:取,讀曰娶。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逡須切,音趨。 《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  又《集韻》雌由切,音秋。 《前漢·地理志》𨻰留浚儀。 《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此苟切,音趣。 《杜甫·遭田父泥飮詩》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呌婦開大瓶,盆中爲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  又《正韻》索也。 《詩·小雅》如酌孔取。 《箋》謂度所勝多少。  又《六書本義》𦥔通用伸,伸通取。訓索,取轉聲,與娶趣字同。  又《古文奇字》朱謀㙔曰:古文取,疑當从与聲。人與而我取也。

『蛋』

《字彙補》徒歎切,音但。古作蜑。 《柳宗元·饗軍亭記》胡夷蛋蠻。  又《字彙補》俗呼鳥卵爲蛋。  又鴨蛋洲,江上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