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渐防萌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ù jiàn fáng méng
成语注音 ㄉㄨˋ ㄐ一ㄢˋ ㄈㄤˊ ㄇㄥˊ
成语简拼 djfm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杜漸防萌
成语英文 nip (crush,check) the matter in the bud(desteroy evils before they become apparent)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成语示例


《旧唐书·王志宁传》:“杜渐防萌,古人所以远祸;以小喻大,先哲于焉取则。”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成语典故

杜绝乱源的开端,防备祸患的萌芽。把隐患消除在开端与萌芽状态中。即防患于未然。《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旧唐书.王志宁传》:“杜渐防萌,古人所以远祸;以大喻小,先哲于焉取则。” 并列 杜绝渐生的事变而防患于未然。《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褒义。 多用于措施方面。 →防芽遏萌 ?星火燎原 养痈遗患。也作“杜渐除微”、“杜隙防微”。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阻塞(sè),堵塞(sè):~绝。~塞(sè)。~门谢客,防微~渐。 〔~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 姓:~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逐~。~进。~~。~次。~悟。~冉(逐渐)。防微杜~。 加剧:疾大~。 疏导:~九川。

浸:~渍。~洳(浸湿)。~染。~仁摩谊(用仁义之道感化教育人)。 流入:东~于海。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止。~备。预~。~范(防备,戒备)。~患未然。~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 守卫:~守。边~。海~。 堤坝:~堤。“以~止水”。 抵得,相当:百夫之~(抵得上百人的人)。

植物的芽:~蘖。 发芽,开始发生:~生。~发。~芽。~动。故态复~。 古同“氓1”。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杜』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動五切,音𢾖。 《說文》甘棠也。牡曰棠,牝曰杜。樊光曰:赤者爲杜,白者爲棠。 《陸璣·草木疏》赤棠,子澀而酢,無味。木理韌,可作弓幹。與《說文》不同。  又塞也。 《書·費誓》杜乃擭。 《周禮·夏官·大司馬》犯令凌政則杜之。  又《爾雅·釋草》杜榮。 《註》似茅,皮可爲索。  又香草名。 《屈原·九歌》采芳洲兮杜若。  又繚之兮杜蘅。  又《方言》東齊謂根爲杜。  又澀也。  又《本草》杜仲,藥名。  又《博雅·釋蟲》杜伯,蠍也。  又姓。 《廣韻》本帝堯劉累之後。出京兆、濮陽、襄陽三望。  又《集韻》董五切,音睹。姓也。楚有杜敖。  又《類篇》同都切,音徒。亦姓也。晉有杜蒯。

『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扶方切,音房。 《說文》隄也。 《玉篇》鄣也。 《廣韻》防禦也。 《爾雅·釋地》墳,大防。 《疏》墳謂崖岸,狀如墳墓,名大防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凡溝必因水埶,防必因地埶。 《左傳·襄二十五年》町原防。 《註》防,隄也。 《穀梁傳·昭八年》艾蘭以爲防。 《註》防爲田之大限。 《孟子》無曲防。 《戰國策》有長城鉅防,足以爲塞。  又《玉篇》備也。 《易·旣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又《玉篇》禁也。 《禮·檀弓》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供,又敢與知防。 《註》防,禁放溢也。  又《爾雅·釋宮》容謂之防。 《註》形如今牀頭小曲屛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 《顏延之·答鄭尚書詩》踟躕淸防密。 《註》淸防,屛風也。  又𨻰邑名。 《詩·𨻰風》防有鵲巢。 《傳》防,邑也。  又魯地名。 《春秋·隱九年》冬,公會齊侯于防。 《註》防,魯地,在琅琊縣東南。  又《隱十年》取防。 《註》高平昌邑縣西南有西防城。  又防風氏,國名。 《魯語》禹致羣神于會稽之山,防風氏后至。  又姓。 《正字通》漢有孝子防廣,明防盛。  又與房同。 《史記·項羽紀》封楊武爲吳防侯。 《前漢·地理志》作吳房,屬汝南郡。 《註》孟康曰:本房子國。  又《武帝紀》有芝生殿防內中。  又《溝洫志》宣防塞兮萬福來。  又《說文》或作𨹛。 《玉篇》或作坊。 《禮·坊記》大爲之坊,民猶踰之。 《註》坊,同防。  又《集韻》分房切,音方。 《詩·秦風》維此仲行,百夫之防。 《傳》防,比也。 《箋》猶當也。 《釋文》毛音方,鄭音房。  又《集韻》通作方。 《前漢·功臣表》汁防肅侯雍齒。 《史記》作什方。  又《廣韻》符况切《集韻》《韻會》符訪切,𠀤坊去聲。 《廣韻》守禦也。 《春秋序》聖人包周身之防。 《釋文》防,扶放切,又音房。  又《集韻》隄也。亦同坊。

『萌』

《唐韻》莫耕切《正韻》眉庚切,𠀤音氓。 《說文》草芽也。  又《韻會》菜始生也。 《博雅》始也。  又不動貌。 《莊子·應帝王》鄕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  又耕亦曰萌。 《周禮·秋官》薙氏掌殺草,春始生而萌之。 《註》謂耕反其萌芽。  又姓。 《正字通》五代蜀裨將萌慮。  又葭萌,地名。 《史記·貨殖傳註》屬廣漢,今利州縣。  又通氓。 《管子·山國軌》謂高田之萌曰:吾所寄幣于子者若干。 《註》萌,民也。 《戰國策》施及萌隷。  又同蕄。 《爾雅·釋訓》存存、萌萌,在也。  又《唐韻古音》讀芒。 《揚雄·幽州牧箴》義兵涉漠,偃我邊萌。叶下康韻。  又義與芒通。 《禮·月令》句者畢出,萌者盡達。 《管子·五行篇》艸木區萌。區萌卽句芒也。  又《集韻》彌登切,音瞢。義同。  又眉兵切,音明。蕨萌,草名。